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增加迅猛,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加。炼铁企业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及利润,对铁精矿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上优质球团矿的主要质量指标已提高到铁含量≥65%,SiO2含量≤3%,P含量≤0.05%,S含量<0.1%。某铁矿选矿厂由于原矿石性质复杂,铁矿物嵌布粒度较细,选矿最终铁精矿品位仅65%左右,硫含量却高达0.33%,不能满足集团公司对铁精矿质量的要求。本课题的目标就是通过提铁降硫工艺研究,将铁精矿中铁品位提高到67%以上,硫含量降低到0.1%以下,为选矿厂进行全流程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取现场弱磁铁精矿为试验样品,对其中硫的矿物种类、赋存状态及其与铁的镶嵌关系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找出弱磁铁精矿铁品位低硫含量高的原因。
取现场弱磁铁精矿为试验样品,进行细筛—筛上再磨—弱磁选流程、全部再磨—弱磁选流程研究,探索将矿样分为两个级别,降低选别粒级宽度,采用弱磁选提铁降硫的可能性。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及粒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药剂制度研究,开展了全浮选流程试验、浮选—弱磁选流程试验、浮选—分级—弱磁选流程试验、弱磁选—浮选流程试验及预先分级—弱磁选—浮选流程试验。通过几种提铁降硫流程试验对比研究,为选矿厂改造提供最优工艺。对主要矿物磁铁矿和磁黄铁矿特性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提铁降硫机理。
本研究表明,采用预先分级—磁选—浮选流程,再磨量19%左右,磨矿量少,再磨费用低,流程简单;可获得最终铁精矿品位Tfe 68.24%、S 0.084%,铁回收率94.32%的技术指标。同时还表明复合捕收剂TSY是种捕收能力强,选择性较好的降硫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