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作用下单层网壳构件内力响应规律及基于CVGM模型的连续性倒塌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ai19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跨空间结构动力灾变过程的精细化数值模拟应基于系统化、精细化的建模理论及数值实现方法,考虑复杂受力状态下材料、构件损伤非线性本构关系,多层次、多尺度实现结构动力破坏机理及倒塌机制研究。而目前针对网壳结构圆钢管、球节点构件滞回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尚缺乏精确、量化的轴力与弯矩的加载制度;对强震作用下网壳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倒塌分析,极少考虑材料、构件损伤非线性本构关系。因此,从构件层面,有必要对地震作用下网壳杆件内力响应规律进行分析;从结构层面,需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考虑材料、构件或节点损伤断裂的影响,实现网壳结构动力破坏模式及倒塌机理的深入研究。本文分别从构件和结构两个层面,对单层网壳结构的杆件内力响应规律及基于精细化数值模拟方法的连续性倒塌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考虑到单层网壳结构有正、负高斯曲率之分,分别选取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鞍形网壳为研究对象,对地震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响应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结构几何参数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构件的初始轴压比、轴力幅值变化范围、轴力与弯矩响应频率关系。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网壳结构杆件的轴力幅值、轴力与弯矩响应的频率关系变化明显,进行其抗震性能研究时应考虑变轴力影响。(2)对比单层网壳分析中广泛应用的传统梁单元模型,建立了细化构件变形、考虑节点刚度的精细化全壳单元模型,实现了网壳结构几何模型层面的精细化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以单层鞍壳为例,梁、壳单元模型自振特性及弹性阶段响应较为接近,但强震作用下精细化壳单元模型的响应明显大于传统梁单元模型,壳单元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构件及结构的塑性性能。(3)在全壳单元几何精细化模型中,设置精准的混合强化材料本构关系,引入钢材的循环空穴增长(CVGM)微观断裂预测理论,结合生死单元技术,利用Fortran语言编译了VUSDFLD断裂模拟子程序,对网壳结构建立了基于材料本构层面的精细化数值分析方法,实现了杆件、节点断裂及结构的连续性倒塌过程模拟。对比前人已经试验验证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本文编译子程序对钢材断裂预测的准确性,证实了CVGM微观断裂预测理论用于网壳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的可行性。(4)采用精细化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单层鞍型网壳算例在强震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过程。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可有效地模拟单层网壳结构中构件的断裂过程及后续结构响应;杆件的突然断裂使与其相连的节点位移增大,可能引发相连杆件破坏,进而导致结构刚度降低,引起结构倒塌破坏。
其他文献
再生砂浆与再生混凝土是利用废混凝土破碎处理而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将其推广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还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再生骨
单层网壳结构具有造型美观、受力合理、制作安装简单等优点,在公共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如果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倒塌破坏,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以单层柱面
钢筋在拉伸试验中,达到最大作用力时对应的总伸长率为均匀伸长率,它是反映钢筋延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抗震性能。强屈比则是钢筋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实测值之比,在
复杂富水铁矿在矿体开采过程中,时常伴随着顶板围岩失稳等破坏形式的发生,如何采取合理的开采结构参数和开采方案以保证矿体安全开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依托国家“十
软土地基上大型深孔口水闸存在设计、施工技术等难题。因闸室高深带来了诸如泄流流态、结构应力、防渗安全、闸墩混凝土防裂、高挡土墙稳定等问题,国内有针对性的研究不足。临
从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角度来看,运营阶段由于结构耐久性问题产生的维修加固建设费用的比重不容小觑。因此,为优化整体成本设计,准确预测结构退化过程中出现的各阶段劣化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大跨度的建筑进行社会活动,基于人们的这一需求,同时也为了克服在结构跨度增大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突破结构跨度的极限,建筑浮空结构应运而生
新型外包U型与混凝土组合梁是采用薄钢板直接冷弯或用冷弯薄壁型钢焊接成U形截而,然后在U形截面内部填充混凝土作为T形梁的肋部,翼缘为现浇混凝土板,并通过适当的剪力连接件
钢框架结构体系对墙体(板)的要求较高,钢框架与墙体(板)之间的共同作用机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由于墙体(板)并非主要承载构件,我国当前的设计方法是使钢框架承担全部竖向和水
为研究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柱的力学性能,分析长细比和含钢率对此类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确定短柱、中长柱、长柱三者之间的界限长细比,本文以长细比和含钢率为主要参数,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