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方程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师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一个点。方程是基于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得出未知数,最后用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它的应用可以说为各种数量的解决找到了程式化的解决途径。新课程教学实施已经多年,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况还是需要不断的改进与提高。笔者通过对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三个版本的五年级教材的比较、分析,发现3种教材在教学前提、教学理念及教学主体上还是高度一致的。但在计算方法、内容编排尤其是对于未知数作为减数或除数的特殊方程的处理以及解决问题的内容整合上还是各不相同的。尽管如此,但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是需要突出方程的意义,注重生活的应用和重视基础的教学。同时因为教材的不同,笔者特地选取了2013学年、2014学年的两届五年级学生和有过五年级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列方程解决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很难从算术思想成功过渡到代数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依旧喜欢用算术的方式去解决;二是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问题的描述,学生很难从文字中抽象出有用的数量关系并写出相应的等量关系;三是学生解方程能力不强。基于以上的教材及师生的现状调查结果,笔者得出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巧用对比,凸显方程优势;培养意识,重视方程基础;多管齐下,找寻等量关系;新旧兼顾,丰富解方程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情感。在第一种策略里,根据题组比较和同题的方法比较进行方程优势的凸显。在第三种策略里,通过关键字、词法,常用公式、数量关系法及数形结合法以提高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在第五种策略里通过生生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两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情感。以此,希望能使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的难题,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