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液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非甾体类雌激素的霉菌毒素,能导致动物和人类雌激素过多症以及引起其他相关中毒。ZEN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谷物及农副产品中,不仅给人和动物带来极大的毒害作用,也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ZEN的脱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由于安全和高效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对微生物降解方法的研究。反刍动物对霉菌毒素有较强耐受,其瘤胃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从牛瘤胃微生物中分离出高效的ZEN降解菌,通过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影响菌株脱毒的因素、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以ZEN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成功从牛瘤胃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ZEN的菌株TH-N1。该菌在温度37℃、pH 6.5、转速160r/min条件下与2 μg/mLZEN共培养72 h,能清除59%的ZEN;(2)根据形态学特点、生理生化及16S rRNA鉴定结果,确定该菌是假单胞属(Pseudomonas)细菌,命名为Pseudomonas otitidis TH-N1;(3)对影响菌株TH-N1脱毒的因素(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起始浓度、起始pH值)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在无机盐培养基下,反应72 h,温度37℃,菌液浓度109cfu/ml, pH值4.5的脱毒条件最佳;(4)对菌株TH-N1的活菌体细胞、灭活菌、无细胞上清液、细胞内含物、细胞壁降解ZEN能力测试发现,活菌体细胞和细胞内含物对ZEN的降解率分别为59%、 38%,而无细胞上清液、灭活菌、细胞壁几乎没有降解ZEN的能力;表明菌株TH-N1对ZEN的降解是胞内酶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调查乙型肝炎孕妇对于母婴传播知识的了解,帮助乙型肝炎病毒孕妇更好适应孕期疾病发生过程以及预防乙型肝炎发生母婴传播。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孕妇对于乙型
脑卒中是目前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或致残的病因,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85%[1]。急性大血管闭塞是引起AIS的常见原因,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指继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152例临床患者的治疗,分析并总结疗效。结果:优58.55%,良23.68%,好转16.45%例,无效1.32%,优良率82.23%。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优势和准确性。方法: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疑似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磁共振诊断,对诊断结果与术后确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NKX3.1是前列腺细胞特异表达的、受雄激素调节的同源盒基因,在前列腺胚胎发育、上皮分化及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胚胎形成过程中,NKX3.1的表达可作为前列腺上皮分化的
目的分析老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障碍影响因素,并探讨丁苯酞改善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0例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蒙特利尔认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类由镰刀菌属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它能污染许多经济作物并引起全世界的食品和饲料安全问题。ZEN是具有雌激素毒性的非类固醇毒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研究组给予适当社区护理干预,如饮食护理、运动护理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预处理在心肌缺血损伤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治疗的初发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实施无创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比两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以降糖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