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阿帕替尼联合活血利水剂之调营饮治疗恶性腹积液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恶性腹腔积液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收集苏州市中医医院2016年09月-2018年01月期间的20例恶性腹腔积液的住院病例。对此20例患者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活血利水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行B超判定腹水量,观察腹围、24小时尿量、凝血功能、血常规及相关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评价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等。结果:有效性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超探查腹水的深度减少(15.28±10.84mm,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腹围减少(5.50±4.22c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24小时尿量增加(111.60±296.42m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下降(3.5±1.3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症状领域的标准化得分(17.56±5.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可增加患者的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的标准化得分(分别为3.5±1.32、7.5±8.5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肿瘤标志物方面,治疗前后CA199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CA724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指标方面,血常规及D-二聚体其治疗前后数据变化,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肝功能方面,治疗后患者ALT、AST 升高(ALT 升高 16.61 ±34.59,AST 升高 14.45 ± 26.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甲磺酸阿帕替尼有增加肝功能损害风险,在临床观察过程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停药予保肝治疗后,患者肝功能下降。治疗前后患者的Cr变化无显著差异,提示活血利水方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患者的肾功能无影响。另有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但尚在患者可以耐受范围内,且停药后,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好转。结论:活血利水方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腹腔积液,不仅能缓解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联合治疗的研究观察中,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