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双源CT联合测压法评价OSAS的诊断价值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双源CT联合测压法评价OSAS患者上气道阻塞层面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双源CT测量OSAS患者上气道间隙四个平面的截面积等数据判定狭窄平面,并与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监测的软腭后区与舌后区气道压力变化判定阻塞平面进行对照研究,评价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两种方法联合判定阻塞层面的阳性率与OSAS疾病的关系。结果:双源CT测量上气道健康组和OSAS患者组之间的数据,在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及舌后区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而会厌后区两组之间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到7例健康被检查者的悬雍垂区检查数据超出了所引用的正常参考值的下限(截面积1.25mm2);CT检查判定OSAS患者上气道狭窄平面的阳性率为25/30,4例患者发现多平面联合阻塞,5例患者未发现上气道的解剖性狭窄;21例悬雍垂区狭窄患者显示存在腭扁桃体肿大和悬雍垂冗长、肥大。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G200)判定OSAS患者上气道间隙阻塞的阳性率为27/30,3例患者未能发现上气道间隙任何平面阻塞。AG200并不能监测出软腭后区和舌后区联合阻塞的情况。结合CT检查和AG200对OSAS患者诊断的阳性率可以达到29/30。结论:双源CT检查和AG200评价上气道阻塞平面具有诊断意义,CT检查可以反映上气道多平面联合狭窄和上气道解剖性狭窄的原因,AG200仅能单纯显示单一平面的阻塞情况。单纯应用CT检查或AG200诊断OSAS患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手段可以明显提高OSAS患者诊断的阳性率,并且在形态学和功能状态表现上可以相互弥补不足。
其他文献
目的:在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探索影响抽吸流量的关键参数,为高超声速进气道抽吸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1.从抽吸系统提取出边界层厚度、抽吸孔径和深度三个尺度,并采用单变量
采用Cube压头对单晶锗进行变载荷纳米划刻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已加工表面形貌进行观测,根据工件形貌特征将划刻过程分为延性域、脆塑转变域及脆性域3种,对各个阶
目的:1.在模拟飞行马赫数4.0条件下,通过直连实验研究先锋氢当量比对煤油燃料冲压发动机点火及稳焰的影响;2.通过多种非接触光学测量手段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燃烧流场的结构
目的:提出一种预测爆轰波传播模式自发改变的方法.创新点:1.揭示了流场内新爆轰波产生的机制;2.基于接触面化学反应特征时间提出了无量纲参数NL,可作为分析旋转爆轰流场稳定
目的:验证三种经典的地磁匹配辅助导航算法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航中的适用性.探讨和比较地磁轮廓匹配(MAGCOM)、沿等值线最近点迭代(ICCP)和桑迪亚地磁辅助导航(SIMAN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47Zr-45Ti-5Al-3V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50~850℃和应变速率为1×10-3~1×100s-1的热变形行为.结果 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47Zr-45Ti-5Al-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