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和新特征的网络视频源识别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网络新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新型网络应用也日益增多,网络节点与通信链路也日益复杂。视频流量分类与识别技术作为提高网络安全和网络可控性的基础而有效的技术,不仅有利于网络运营商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而且能够协助网络运营商进行监督和管理网络资源,确保网络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为了帮助网络服务供应商获取更精准的应用程序和流量源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执行资源分配和流量工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流量分析和识别方法,可用于加密隧道内流媒体视频源的识别。设计了一种新的格箱(bin)放置方法—Modified Kolmogorov-Smirnov Discretization(MKSD),采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视频源识别。结合使用DNN和修正的直方图特征进行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网络复杂场景(加密VPN隧道中的流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与已有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MKSD算法可以提高单一或多流场景下视频源的识别精度。本文主要针对Amazon(亚马逊)、Fox News(福克斯新闻)、Douyu(斗鱼直播)、Vevo、You Tube、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Huya(虎牙直播)、Daily Motion(每日行动)、Iqiyi(爱奇艺)、Netflix(网飞)、Bilibili(哔哩哔哩动画)等流量源进行识别。主要的网络视频业务识别研究工作如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MKSD,可以实现数量上的快速降维,提取有区分性的特征,提高视频源识别的真阳性率。该方法使用核密度估计进行包大小的累计概率密度曲线绘制,之后使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离散化(KSD)来确定箱格边界的位置。选取杰森-香农距离(Jensen-Shannon Distance)作为特征提取质量的评价标准,可以更直观的看出直方图的差异性;探索了最佳箱格数目和深度学习模型准确率的关系。针对不同阈值影响结果的问题,增加了深度学习模型输出结果调整部分,通过自适应以调整判别阈值,可以更灵活的满足各种场景的要求。同时研究了有未知流量组合的问题,即“盲源”分离问题;在已知流量类别中加入一个未知类别,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识别,达到了较好的识别精度。
其他文献
电动汽车由于环保、高能效比等优点成为未来交通发展方向,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需要合适的温度工作区间以及模组间需要较佳的均温性能。随着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模组数量的增加以及快充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散热需求迅速上升。直冷系统由于其具备高效冷却性、良好的均温性能以及低成本、重量的特点将是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动力电池以及乘客舱的热管理需求,针对口琴管式流道存在着分流困难以及传热面积较小的缺点,设
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由于其能量转化效率高、功率大、零排放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PEMFCs阴极采用贵金属铂(Pt)或Pt基合金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ORR),其价格昂贵,而目前对Pt的高载量需求严重制约了PEMFCs产业化发展。因此,开发高性能Pt基合金催化剂对于降低Pt用量、推动PEMFCs商业化极其重要。形貌可控的Pt-Ni合金在ORR中总能表现出极
火电站辅助设备的故障检修技术是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而电站中传统的设备定期检修方式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事故对电站运营带来了巨大损失,改变设备的故障检修方式,对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越来越重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火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了海量有待分析的数据,这使得基于数据挖掘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得以应用。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设备的运行的模式,可辅助现场及时
柴油机的NOx排放是柴油机的主要排放问题之一,由于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对于柴油机冷起动阶段及怠速阶段,当排气温度较低时的NOx排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主要的NOx后处理技术路线是采用SCR系统通过NH3还原排气中的NOx,但是由于SCR系统中催化剂的高效活性窗口往往在200℃以上,同时产生NH3的尿素的分解温度也在180℃以上。因此在排气温度较低的阶段,需要对NOx进行特殊的处理。被动NOx吸
太阳能作为广泛分布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集中电站建设和分布式能源系统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光伏输出功率不稳定的特点,结合国标对超短期功率预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的超短期预测模型。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分析了光伏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串并联光伏阵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集了内蒙古大型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完成数据预处理工作后,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通过特征工程构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凸显。在现今的时代和技术背景下,大力发展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成为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且由于新能源并网容量逐渐增大,对电网的稳定性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因此对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某高效、灵活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对其蒸汽温度调节特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及结果如下:(1)对传统热力计算方法进行修
随着卷积神经网络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异表现吸引了众多计算机视觉研究者。对于二维图片的深度估计,深度学习算法逐渐替代使用昂贵设备在物体表面建模的传统方法,成为如今研究和应用最广的方法。目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二维图片深度估计可以按照训练方式分为:有监督式、无监督式以及半监督式的深度估计。基于监督式学习的深度估计是当前的主流算法,然而,获取真实的深度标签代价昂贵。生成对抗网络是一种能够自己学习
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FPLG)具有结构简单,机械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好等优势,适用于作为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程器。但由于没有了曲柄连杆机构的限制,导致运行稳定性较差;同时因为缺少了封闭的扫气箱,使其需要额外的扫气装置,从而难以实现工程应用。本文基于一台单活塞式FPLG样机,研究了空气弹簧对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空气弹簧的增压系数会提高发动机的峰值缸压及运行频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输出功率
为了满足燃煤电站锅炉推行的50mg/Nm~3超低NOx排放要求,实现NOx的高效脱除和有效控制成为具有战略性的研究课题之一。向高温强还原性区域通入还原剂可以避免还原剂的氧化,拓宽脱硝反应的温度窗口,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本文基于21.4k W一维管式沉降炉,采用配气的方式模拟高温强还原性的反应环境并向该区域通入NH3和CH4两种还原剂,研究温度、氧气浓度、停留时间、还原剂喷射量等因素对NOx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