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我国实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来,中国企业沉浸在并购热潮中,并购行为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交易规模也逐年增长。企业发起并购的目的是收购目标公司进行资源整合,获得协同效应,以便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并购活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影响并购成败的因素有很多,行为金融学研究中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者过度自信是指,在组织中掌握决策权力的人过度认可自己的能力或认为自己掌握的信息正确而不产生怀疑的心理特征,在并购事件中通常表现为夸大对并购结果的预测能力,高估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低估风险和失败的可能性,管理者的这种特质很可能使得并购绩效受到影响。同时,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企业在并购支付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所承担的成本不同,造成的经济后果也不同,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如何影响并购绩效的,以及不同支付方式对该影响过程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支付方式的选择、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关系以及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关系进行了综述,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文献参考;第三部分:首先明确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绩效和支付方式的相关概念,其次分别梳理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支付方式的相关理论,最后根据这些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根据研究假设,进行相关性分析、T检验分析、回归分析以及调节效应分析,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并没有显著影响;2)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呈负相关关系;3)支付方式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两者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现金支付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股票支付能够弱化负向影响;第五部分: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再根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突破了传统“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非理性特征的概念,研究其对于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帮助管理者个人和公司认识到过度自信心理倾向是现实存在的,并且激励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现象,以降低其对于并购绩效的消极影响,帮助企业和政府合理使用社会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失。其次,本文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引入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两种方式,创新性地研究支付方式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两者关系具有怎样的调节作用,拓宽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绩效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路径。最后针对本研究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管理者的并购决策以及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