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诱导合成镍基功能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已成为威胁全世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癌症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可能会引起放射性皮炎等后遗症,而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对正常细胞造成附带损害。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制备适用于癌症诊断与治疗的生物纳米材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目前,磁性纳米材料已经在纳米医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探究,与其它应用于此领域的纳米材料相比,磁性纳米材料能够更好的响应外磁场,可以远距离操纵磁性纳米粒子。因此,磁机械癌症疗法在深部肿瘤组织的消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此外,磁性纳米材料本身又可能具有光热转换和产生活性氧(ROS)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能力,所以在光线疗法(光热治疗、光动力学治疗)以及化学疗法(化学动力学治疗)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应的治疗策略。本论文主要致力于研究镍基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以及根据材料本身相关的特性,探究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主要包含两个部分:(1)通过磁诱导溶剂热法,合成表面具有针状突起的海胆状镍纳米颗粒(UNNPs),并结合低频旋转磁场,在生物体外和体内分别对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进行杀伤效果和抑制肿瘤组织生长能力的探究;(2)通过磁诱导溶剂热法,合成表面具有聚乙二醇改性的海胆状镍纳米团簇粒子,分别评估了材料在1064 nm激光照射下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在弱酸环境中生成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探究该材料在生物体外和体内进行光热和化学动力学协同治疗,对4T1小鼠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和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能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一)以六水合氯化镍为原料、正丁醇为溶剂、水合肼为还原剂,通过一步磁诱导溶剂热法合成了表面具有不同长短的针状突起的海胆状镍纳米粒子,然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移除外加磁场并延长反应时间得到相似尺寸的球状镍纳米粒子作为对照组。通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多晶体衍射仪(XRD)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SQUID)等测试手段,对获得的UNNPs和SNNPs的外观形貌、内在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UNNPs和球状镍纳米颗粒(SNNPs)具有均匀的粒子分布,平均尺寸分别为450和420 nm。UNNPs的表面存在不同长度的针状突起,平均长度为90 nm;而SNNPs表面光滑。UNNPs和SNNPs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49.88和50.69 emu/g,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更加有利于纳米粒子响应外加旋转磁场,产生足够的动态机械力以杀伤肿瘤细胞。对合成的UNNPs和SNNPs在生物医学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采用两种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为细胞模型进行了细胞毒性的研究,当材料浓度达到60μg/m L时,细胞的存活率仍然超过90%,证明UNNPs和SNNPs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然后,采用MDA-MB231细胞作为细胞模型进行了不同旋转磁场强度下,UNNPs和SNNPs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评估,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MDA-MB231细胞所处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UNNPs在磁场强度为0.1和0.4 T旋转磁场下均表现良好的细胞杀伤效果,而SNNPs在相同的条件下,细胞存活率仍然很高。最后,采用MDAMB231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研究UNNPs在体内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UNNPs结合不同磁场强度的旋转磁场后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表明UNNPs在磁机械癌症疗法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二)以六水合氯化镍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乙醇为溶剂,在磁场强度为9 T的外加磁场下,通过一步磁诱导溶剂热法合成了海胆状镍纳米团簇粒子(9T-PUNNC),然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通过改变外部磁场强度合成尺寸不同的海胆状镍纳米团簇粒子(PUNNCs)作为对照组。利用SEM、TEM、HRTEM、高角度环形暗场像(HAADF)、XRD、SQUI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动态光散射(DL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等测试手段,对得到的不同磁场强度下的PUNNCs进行表面形貌和内在结构的表征,结果发现9T-PUNNC具有较为均匀的尺寸分布,平均尺寸约为230 nm,粒子表面存在不同长短的针状突起,内部呈现不同取向的同一(111)晶面。HAADF和FTIR表明PUNNCs表面均有PEG包覆。另外,随着外磁场的增强,PUNNCs形貌和性能均呈现规律性变化。首先,PUNNCs表面针状突起逐渐增多;其次,XRD中各晶面强度均显示降低的趋势,SQUID同样显示饱和磁化强度随磁场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磁场的增强,可能有利于降低PUCNNs的结晶性,这更加有利于粒子被酸化溶解;最后,通过评估了材料在1064 nm激光照射下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在弱酸环境中生成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显示随着外磁场的增强,9T-PUNNC具有更高的光热转化效率和更强的羟基自由基生成能力。对合成的9T-PUNNC在生物医学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采用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为细胞模型进行了细胞毒性研究,当材料浓度达到100μg/m L时,细胞的存活率仍然超过95%,证明9T-PUNNC对细胞并没有明显毒性。然后,采用4T1细胞为细胞模型分别进行不同p H条件下,近红外二区(NIR-II)光照射对细胞杀伤效果的测试,结果显示在不用NIR-II照射、材料浓度为100μg/m L的弱酸性条件(p H=5.0)下,细胞存活率能达到54%,而采用NIR-II照射后,相同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仅有8%。进一步用AM/PI联合染色不同条件下经9T-PUNNC处理的4T1细胞,显示与细胞实验相似的结果,即9T-PUNNC在NIR-II照射下产生的光热与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杀伤4T1细胞。最后,采用4T1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研究9T-PUNNC在体内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9T-PUNNC结合NIR-II照射后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表明9T-PUNNC在光热&化学动力学疗法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毒品滥用严重危害着人类身心健康,并引发一系列社会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毒品的快速、高灵敏现场检测对禁毒、打击毒品犯罪以及法医学有重要的意义。毒品检测技术研究也日渐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而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设备成本低,灵敏度高,便于携带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毒品检测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IMS仅仅
荧光成像引导的光动力/光热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这种癌症治疗方式在精确显示光敏剂/光热剂在肿瘤组织位置及无创可靠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如何开发出一种优异的光敏剂/光热剂是此方法研究的重点。本文设计合成一系类新型吡啶盐、花菁盐类光敏剂/光热剂应用于荧光成像引导的光动力/光热治疗,实时监控细胞活动及微环境的变化。1.以三苯胺为电子给体,带有不同长度烷基链的吡啶盐为电子受体,通过Knoe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庞大的数据如文本、音频、图像、视频等在互联网中进行传输交换,传输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光学信息处理良好的并行特征与多种复杂的自由度:如振幅、相位、偏振、波长等,早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有研究人员结合光学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光学信息安全即利用近代光学理论与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或变换。随着信息量的飞速增长,传统的单幅二维图像加密无法满足目前社会日益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小型电子设备逐渐普及,由此带来的电磁污染问题也逐渐加剧。这些电磁辐射会影响到精密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电磁微波吸收材料可以解决由电磁污染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同时,5G新时代的到来也给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轻、厚度薄、吸收频带宽、损耗能力强的新型吸波材料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具有多孔、质量轻、形
血管生成是器官生长和修复的关键,也与很多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的病理发生和进程息息相关,参与了机体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血管生成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靶点以及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磁场作为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特定的磁场处理条件下磁场可以影响生物体,并且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磁场对血管生成的效应也是磁生物学领域探索和研究方向之一。本课题研究,在细
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容易受到茶叶病害的影响,通过对病害的预警和严重程度的估计,可以指导茶农合理地喷洒农药,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农药滥用。茶炭疽菌会阻碍茶叶的健康生长,其在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产茶区的影响最为严重。随着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茶叶病害严重度估计方法逐渐从茶农、农学专家人工估计过渡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茶叶叶片图像进行自动化估计,从而减少了人力成本及主观性导致的估计偏差。然而,茶炭疽菌侵
众所周知航空航天技术是国之利器并且正在高速发展,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航天器被送入太空中,而太空中存在大量的辐射,这些辐射会对航天器的内部器件造成危害,可能使得器件的性能降低,甚至严重时会造成电子系统整体失效。而不断缩小的器件特征尺寸,又给航天器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其中单粒子效应更为严重。同时各种新结构、新材料的引入又给抗单粒子效应带来了更多难题。因此,本文将会围绕BOI(Body-On-Insul
近年来,功能配合物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有着独特的优点,如溶解性好、光稳定性好、易修饰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且组成、结构易于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精准确定,备受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以多光子吸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成像应用为导向,设计合成多光子吸收有机配体,通过引入四苯乙烯、二丁胺苯基、磺酸盐等基团增强配体的生物相容性,结合低毒性过渡金属离子多种自旋电子构型的结构特点,低成本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光子吸收过
高致死率的癌症一直持续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应对癌症的威胁,结合多种治疗和成像模式的癌症协同诊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过渡金属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表面化学特性、超大的比表面积和易调节的元素组成,对其进行改性可以进一步拓展其生物应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一些过渡金属二维纳米材料较差的分散性、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限制了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因此,通过对过渡金属二维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
足迹是犯罪现场遗留与提取率最高的一种物证,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为侦查犯罪案件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有助于刑侦人员有效地筛选出犯罪嫌疑人,加强破案力度。受采集对象行为活动和采集环境的影响,目前足迹利用率比较低,特别是在足迹检索领域,由于当前公安部足迹采集设备具有多样化,足迹模态不一,增加了足迹检索的难度。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识别与检索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跨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