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两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矿区厚煤层高强度开采与传统地质采矿条件下的长壁开采覆岩层移动破坏形成垮落带、裂缝带、弯曲下沉带等“三带”模式不同,开采引起的裂缝带有时直通地表,或者覆岩裂缝带与地表裂缝直接贯通,上覆岩层内只形成垮落带、裂缝带的“两带”破坏特征。本文基于典型厚煤层高强度工作面采矿地质特征,采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对厚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两带”破坏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
  1、通过物理实验分析得到工作面覆岩低位关键层“悬臂梁”的破断会引起上覆“砌体梁”结构的失稳,引起覆岩破坏高度增大;厚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两带”演化过程共经历4个阶段:孕育阶段、形成阶段、转化阶段、稳定阶段;其中转化阶段断裂带转化为垮落带,垮落带高度“跳跃”增大。
  2、提出了覆岩压力拱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其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采场覆岩关键层对压力拱的发育有抑制作用,关键层不破断时,拱顶位于关键层附近;反之,则在关键层断裂位置处重新起拱。
  3、基于厚煤层高强度开采特征,分析了采高、推进速度、采深及覆岩结构对覆岩“两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其主控因素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采高、覆岩结构、采深和工作面推进速度。
  4、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将厚煤层高强度开采工作面覆岩“两带”破坏类型分为覆岩切落型、裂缝贯通型、“两带”未与地裂缝贯通3种破坏类型;基于关键层理论、砌体梁理论、软硬岩层破断规律等提出了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覆岩破坏类型的预测模型。
  5、分析了覆岩“两带”破坏模式的形成条件,建立了覆岩切落塌陷的力学及尖点突变模型,悬臂梁一砌体梁系统的突变失稳导致悬臂梁切落,引起砌体梁结构失稳,覆岩切落塌陷灾害发生形成覆岩“两带”直通地表破坏类型。
  6、覆岩关键层形成承载结构且不发生滑落失稳,基岩裂隙与地表裂缝贯通,形成覆岩“两带”裂隙与地裂缝贯通破坏类型;工作面开采后,地表拉伸裂缝,与基岩裂缝贯通形成“两带”和地裂缝贯通破坏类型。
  7、基于葛泉矿东井11915工作面,详细描述了采用井下钻孔法探测“两带”高度时的方案设计方法、探测设备组成、探测方法和探测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为“两带”现场探测提供了详细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上海市出台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实施细则,在综合单价构成中取消了规费和税金,将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规费、税金、暂列金额、暂估价列入不可竞争费用,对钢筋、混凝土、方桩等主材规定了报价范围等,在招投标中须严格遵守。  关键词:2008清单计价规范 上海实施细则 不可竞争费用 主材报价控制 综合单价构成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从公交管理体制、道路合理优化、低碳节能创新、保障公交公益性等方面,对重庆公交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重庆公交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线路时间安排不甚合理、市民不甚了解公交事业、管理体制场所使用传统、车内环境有待改善、尾气排放污染环境等,结合当前公交的发展形势及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能够解决问题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字:畅通 公交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先进的乡村教育改革者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作为其中积极地倡导者,对中国的乡村教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回顾和分析,寻找当前我国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三农 陶行知 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79-02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的衰落、农
期刊
摘要:旅游飞地是一种旅游非持续发展现象,社区旅游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飞地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选择,即对文化、经济、社会、环境、心理进行多维整合的社区参与模式。  关键词:旅游飞地 社区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89-02  1、浅析“旅游飞地”现象  所谓“旅游飞地”现象,是指旅游休闲活动空间虽依托的
期刊
湿法冶金与火法冶金相比,可以减少或杜绝有害气体的危害,改善操作环境。但硫化矿的湿法冶金过程普遍需要加温加压,在酸性或含氨的碱性溶液中进行。传统的冶金工艺很难满足现在对环保、简化工艺的要求。铜镍硫化矿作为镍的主要来源,铜的重要来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从铜镍硫化矿中高效地提取铜镍元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氯酸钠和亚氯酸钠为氧化剂,研究了基于机械力球磨氧化铜镍硫化矿及浸出新工艺,主要内容如下:
  (1)开发了机械力球磨氧化铜镍硫化矿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碰撞和剪切作用
水滑石(LDHs)又被称为层状阴离子粘土矿物,自然界中赋存量较少,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并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领域。根据水滑石矿物具有的层板阳离子可替换性和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这两大重要特性,可以制备出具有光催化能力的锌系、钛系、锰系等水滑石种类。这一类水滑石同时具备优异的吸附能力和可观的光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可以作为光催化材料或光催化载体材料使用。目前,水滑石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液相合成法和
蒙脱石的层状结构以及水化膨胀性质使其在水溶液中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分层剥离成二维纳米片,这一现象广泛存在并应用于诸多领域中。对蒙脱石纳米片制备方法、胶体特征和以蒙脱石纳米片为前驱体制备Si纳米片的研究对探究蒙脱石的剥离机理、建立蒙脱石剥离与胶体特征的联系、拓展蒙脱石的应用领域和提升蒙脱石资源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以钠基蒙脱石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法和冷冻-解冻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详细研究了超声功率、冷冻时间和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对蒙脱石片层厚度及径向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浊度测量和理论分析研究
巷道底板预应力锚固是控制煤矿巷道底鼓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巷道底板小孔径锚索孔钻进机具,成为制约煤矿巷道底鼓控制的瓶颈。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及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巷道底板高冲洗液压力、高推力及高扭矩力的排渣方法,设计了一款煤矿巷道底板小孔径锚索孔钻机,分析了冲洗液压力与钻孔深度、钻渣半径、钻渣浓度及钻渣上返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钻杆类型、钻渣颗粒粒径、冲洗液流速及钻杆转速等因素对钻渣颗粒运移规律的影响;分析了钻杆的对称距离、推力及扭矩对钻进效果的影响,得出
未来的地下工程将会面临更多的裂隙岩体控制问题,因此对裂隙岩体力学特性及其破裂演化过程的正确认识,对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控制技术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以预制裂隙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RLW-2000流变仪、数字散斑系统,分别对其单轴、蠕变力学特性及破裂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裂隙的存在削弱了试样的强度特性,改变了试样的变形特性。预制裂隙砂岩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峰值轴向应变相比于完整岩样均有所降低,而割线模量、峰值环向应变、泊松比变化
煤矿工作面开采后,当上覆岩层垮落带内含有较为坚硬且难以充分垮落的厚层坚硬顶板时,沿空留巷上方顶板容易在采空区侧形成悬顶结构,严重影响沿空留巷的正常留设。切断留巷与采空区侧顶板上方弧形三角板顶板之间的联系是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措施,而定向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技术多被现场采用,其应用效果直接决定沿空留巷能否留设成功。
  以云盖山一矿222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利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手段对直接顶内含有厚层较坚硬砂岩的定向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机理和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包括切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