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霍夫斯泰德权力距离文化维度对比研究中美父母的的指令性言语行为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指令性言语行为,作为言语行为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了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是指发话人要求受话人实施某个行为的言语行为。很多学者对指令性言语行为展开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直接指令性言语行为和间接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差异,很少学者将指令性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交际理论相结合。而且大多数学者很少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而是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令性言语行为。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发展。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写照。指令性语言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尤其在家庭教育上更为突出。这些指令不仅仅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更有指令力度之别。不同的指令力度蕴含着不同的权利控制关系。本文从霍夫斯泰德的权力距离文化维度对中美父母的指令性言语行为做了对比研究。权力距离是指人们对组织中权利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父母的指令性语言根据其指令力度可以分为强指令和弱指令。强指令表示指令性语言具有强制性和威胁性,弱指令的指令性语言则具有建议性和请求性。很显然,强指令暗示着父母控制较多的权利。子女对于父母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反应可以分为顺从和不顺从。顺从暗示着子女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不顺从则暗示着子女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反抗。  本文以中美电影中父母的指令性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以霍夫斯泰德的权力距离文化维度为切入点,对比研究了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和美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力距离差异。本文从随机抽取的19部中国电影和15部美国电影中各收集到父母的100处指令性言语行为,其中50处来自父亲,50处来自母亲。通过卡方检验得出中国父母的强指令的选择率为85%,而美国父母的强指令的选择率为56%,中国父母与美国父母在强弱指令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个检验结果说明中国父母相对于美国父母控制着更多的权利。通过卡方检验得出中国子女的顺从父母指令的选择率为73%,而美国子女的顺从父母指令的选择率为53%,中国子女与美国子女在对父母指令的反应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个检验结果说明中国子女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相对高于美国子女。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力距离大于美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力距离。这个结论也与霍夫斯泰德的中国权力距离大于美国权力距离的结论相吻合。本文还对中美权力距离差异的文化根源做了探析,主要从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儒家文化与基督文化、官文化与平民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文为指令性言语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加深了对霍夫斯泰德权力距离文化维度的理解,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成果。而且还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更好的构建和谐家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了法布里-珀罗(F—P)滤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各种调制方式的特点;分析了多种不同结构、不同调制方式的F—P可调谐滤波器的特性,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国外基本负荷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制冷压缩机驱动设备主要采用工业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电机驱动是最近几年研究和论证的热点。本文对变频电动机作为天然气液化工厂制冷压缩机驱
文学作品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研究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鲍黎丝指导教师:萧安溥教授模糊性是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中西文论和
总结了近年来机构学领域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的使用情况 ,指出了此种技术在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与动力分析、机构精确分析及机构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其优缺点等 Su
分析了CAPP系统往往不能通用的原因 ,提出了基于零件—设备特征匹配的思想 ,并具体介绍了在CAPP系统中进行信息描述的方法 The reason why CAPP system can not be used uni
本文以三十五篇不同学科学术论文的摘要作为语料,应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揭示了论文摘要这种特殊语体的语言文字特征。该文主要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方面对摘要
前言为提高工业电雷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企业对无起爆药雷管进行了研究和试制,无起爆药雷管在按GB8031进行检测性能时,铅板试验数据大于有起爆药雷管,而在实际应用中,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