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城市化水平的迅速升高,严重破坏了自然生境和资源,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野生鸟类的栖息与繁殖。上海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将郊区的自然用地(包括湿地、林绿地)以及农田变成了城市用地,对郊区鸟类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对上海市郊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嵌套性水平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海市郊区鸟类多度、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以及嵌套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城市化进程中鸟类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状况,从而对上海市在向郊区更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制定对郊区野生动物的保护计划提供好的建议与思路。本研究于2013年冬季至2014年秋季对上海市郊区五块样区共35条样线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8科110种,共36,361只次。(1)四个季度中,秋季鸟类丰富度最大为68种,夏季鸟类丰富度最小为42种;冬季鸟类多度最高为10167只,夏季鸟类多度最低为8626只。(2)4种不同生境中,湿地生境中鸟类丰富度最大为87种,建筑生境中鸟类丰富度最小为22种;建筑生境中鸟类多度最高为10510只,绿林地生境中鸟类多度最低为6516只;湿地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高,建筑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低;建筑生境中优势乌种的优势度最高,湿地生境中优势乌种的优势度最低。(3)5块样区中,浦东样区鸟类丰富度最大为90种,嘉定样区鸟类丰富度最小为43种;崇明样区鸟类多度最高为8236只,青浦样区鸟类多度最低为6270只;金山样区和嘉定样区优势乌种的优势度相当且最高,浦东样区优势鸟种的优势度最低。借助ArcGIS10.0软件对35条样线左右各25 m缓冲区域生境进行分类,分为4种生境类型,并以建筑生境面积作为样区的城市化指数,并采用卡方独立性检验分析5块样区城市化是否具有显著性。采用NODF2.0软件计算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在4中不同生境中的嵌套性(为消除由于生境面积不同所带来的对鸟类数量的影响,将所有生境中鸟类数量除以该生境面积占调查总面积比例,进行标准化);计算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样区中的嵌套性。结果表明,5块样区中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差异(χ2=32.0406,p<0.001)。鸟类的种类(NODF=65.36,P<0.001)和数量(WNODF=45.49,P<0.001)在不同生境中均符合嵌套结构,且NODF2.0软件对鸟类在不同生境中最大化排序后的生境排序为:湿地生境、农田生境、绿林地生境、建筑生境。鸟类的种类(NODF=65.15,P<0.001)在不同样区中符合嵌套结构,但数量(WNODF=46.26,P=0.131)在不同样区中不符合嵌套结构,NODF2.0软件对鸟类在不同样区中最大化排序后的样区排序为浦东样区、崇明样区、青浦样区、金山样区、嘉定样区。采用NODF2.0软件计算每个样区中标准化之后的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生境中的嵌套性。结果表明,崇明样区中鸟类的种类(NODF=63.36,P<0.001)和数量(WNODF=46.76,P<0.001)都符合嵌套结构,但嵌套程度偏低,最大化生境排序为湿地生境、农田生境、绿林地生境和建筑生境。嘉定样区中鸟类的种类(NODF=64.06,P<0.001)和数量(WNODF=49.71,P<0.001)都基本符合嵌套结构,但嵌套程度偏低,最大化生境排序为绿林地生境、农田生境、湿地生境和建筑生境。青浦样区中鸟类的种类(NODF=68.12,P<0.001)和数量(WNODF=46.42,P=0.002)都符合嵌套结构,最大化生境排序为湿地生境、农田生境、绿林地生境和建筑生境。浦东样区中鸟类的种类(NODF=60.77,P< 0.001)符合嵌套结构,但鸟类数量(WNODF=38.01,P=0.308)不符合嵌套结构,最大化生境排序为湿地生境、农田生境、绿林地生境和建筑生境。金山样区中鸟类的种类(NODF=66.64,P<0.001)和数量(WNODF=45.60,P<0.001)都符合嵌套结构,但嵌套程度偏低,最大化生境排序为绿林地生境、湿地生境、农田生境和建筑生境。根据本文对城市化水平不同样区中鸟类群落的调查,以及对不同类型栖息地中鸟类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海市郊区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区域中鸟类的丰富度、多度、多样性水平、均匀度等指数都较高;湿地生境中鸟类的丰富度、多度、多样性水平、均匀度等指数都较高。因此应该加大对城市化水平较低区域以及湿地生境的保护,如此才能对城市中野生动物的保护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