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剧是我国传统剧种之一,2006年被收录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因其舞台表演丰富多样,唱腔清脆、优美,唱词质朴、接地气而广受人民喜爱。2008年,教育部倡导“地方戏曲进校园”,为响应号召,作为评剧发祥地之一的滦南县在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了“评剧进校园活动”。但近五年来,受众多因素影响,评剧发展日趋缓慢,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他们的注意力多被快手、抖音、游戏与流行音乐所吸引,对传统音乐文化关注甚少,评剧在滦南县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地方戏曲进校园”的倡导,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评剧这一地方传统剧种,笔者以滦南县第四中学为例,开展“评剧在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对评剧在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调研,针对评剧在进课堂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适合高中生学习特点的评剧进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和不同课型的个案设计,以期更好地在高中音乐课堂传承和保护评剧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今后本土音乐进校园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