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特性的细观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性桩复合地基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其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因此,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采用离散元法建立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单桩模型试验的细观模型,对不同荷载下的桩土应力比变化、桩身负摩阻分布、桩间土和褥垫层中应力与位移分布等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褥垫层选取不同的摩擦系数、接触刚度、接触刚度比以及厚度,分析了其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离散元法比连续体法更适合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模拟;褥垫层中的水平应力远大于桩间土中的水平应力;在桩顶处褥垫层颗粒的沉降明显小于其他区域内颗粒的沉降;水平位移主要集中在基础下的三角形区域内。考虑到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全区域采用离散元法模拟的计算成本太高,本文采用离散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单桩模型试验建立宏-细观双尺度模型,并将耦合模型与离散元法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有限差分法双尺度分析可反映褥垫层材料的不连续性、颗粒的转动和刚性桩刺入褥垫层的大变形过程,可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模拟;离散元法-有限差分法双尺度分析比离散元法单尺度分析节约2/3的计算时间,可用于大规模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模拟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以无焊接工艺孔梁柱节点、115mm扩大型工艺孔节点及普通工艺孔节点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可以调入自编子程序DFLUX的ABAQUS对三种节点进行焊接残余应力分析;其次在残余应力场
随着工程建设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RPC)因其具有物理力学性能优异、耐久性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成为土木工程材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提高RPC材料的抗弯性能、抗疲劳性能及冲击韧性,在RPC基材中掺入各种纤维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制备了一种复合掺入钢纤维和SMA纤维的RPC增韧材料,并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试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重金属废水污染日趋严重,为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其中含铬废水排放量大,毒性高,如何对含铬废水进行合理处置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分别对铁屑处理法,铁炭内电解法,超声/铁炭内电解联用法处理含Cr(VI)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单因素试验、响应曲面优化分析,并对铁炭内电解法处理Cr(VI)的过程进行了物质浓度变化分析,铁屑表面分析,铁屑和炭屑重复利用分析及反应动力学
学位
群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机理很复杂,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解答。对于管桩基础水平承载性状的研究更少,为了阐明高承台管桩的水平承载机理,本文致力于以高承台PHC管桩基
本文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成都中航国际广场大厦进行了较全面的静力和动力分析。根据该大厦结构设计资料及结构特点选择及建立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ANSYS分析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所以对于地下结构的抗震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就特定的地下结构建立相应的结构模型,运用弹性动力学理论进行
含铁、锰的地下水同时受到氨氮和有机物等的污染,形成比较复杂的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在我国,地下水的这种污染正日益加重。因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处理的主要任务也随之转向
学位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作为主要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污染已由简单的铁锰污染,发展到目前与氨氮和有机物共存的复合污染。而铁锰与氨氮共存且超标的地下水处理,由于研究机理和
本文以滆湖水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对滆湖周边区域水文和水质资料的搜集及其水环境调查,并围绕着目前水环境保护和规划管理的两大重要任务——水质评价和水质预测,对滆湖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