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测躯体化障碍(SD)患者脑内超微结构的是否存在异常,以期对躯体化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临床研究提供帮助并拓展思路。 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对28例SD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进行DTI扫描,测量受试者左右侧额叶白质纤维、胼胝体、左右侧扣带束、左右上、下纵束感兴趣区内主要白质纤维束以及左右侧小脑齿状核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进行两组间比较,评估其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分析两组间FA值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的FA值与病程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胼胝体膝部FA值较对照组降低,左侧下纵束、左右侧扣带束水平部、左扣带束后部的ADC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有差异脑区的FA值与病程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SD组右侧小脑齿状核FA值较左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左右侧小脑髓质和齿状核、正常和病例组间相应小脑髓质和齿状核ADC、FA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优势半球扣带束、下纵束神经纤维完整性降低,存在超微结构异常,SD患者双侧小脑齿状核存在明显不对称性,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但是病程与神经纤维损伤程度未发现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