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在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民生的维护者,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担任着指导者、监督者、调控者的角色,陆续制定和施行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不太理想。因此,有必要从政府角度和政策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和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入手,通过运用供求理论和市场调查,研究了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和市场匹配政策。首先,界定了就业、就业政策等相关概念,提出了诸如凯恩斯就业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劳动力供求理论、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作为政府制定、实施和评估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而设计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评估体系。第二,分析了我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及现状,提出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如今的自主择业、政府促进阶段,从就业供给政策、就业需求政策和市场匹配政策三个方面概述了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内容,提出我国政府大学生就业政策具有发展性和时效性、针对性和地域性、公共性和综合性特点。第三,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事实和价值标准,择取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影响度等指标,运用对象评定法和对比分析法,对长沙市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了效应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其政策效果不佳,主要是其政策内容和执行上存在问题和不足,表现在:就业供给方面主要是政策设计和宣传力度不足、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不力、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就业需求方面主要是鼓励下基层等特殊就业项目政策未达预期效果、补贴税收政策激励作用不明显、创业政策体系不优化,就业市场匹配方面主要是公共就业服务回应度不高、就业市场管理能力不强。第四,总结分析了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提出其政府重视、政策综合、体系完善、开创岗位等启示。第五,针对现有政策的不足和来自国外的经验与启示,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建议,要建立政府支持和监管、用人单位开放吸纳和增加岗位、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和面向就业的协同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模式,建立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主体能积极作为、相关的政策能积极有为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体系,施以积极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教育培训政策、劳动政策和社会政策等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具体到就业供给政策方面,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推进政策宣传,就业需求政策方面要发展地区经济、健全基层就业保障机制、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发挥信贷保险功能、优化创业环境,市场匹配政策方面要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规范就业市场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