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银行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逐步走向了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道路,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银行业全面融入世界金融体系运转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外汇业务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价格之一的资金价格—利率,其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最关键的步骤之一,现阶段,我国外币利率已走在人民币利率之前率先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尤其是利率的变动对国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我国为何率先实行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入手,讨论了外币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影响,并结合对今后本外币利率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从推广外汇金融产品的角度,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转变外汇盈利模式的一些可行之策。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和西方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在利率风险管理上的一些经验。
第二部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首先讨论了两者的关系,本质上就是汇率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得到两条结论:一是由于外币利率市场化以前我国实行较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导致人民币汇率近似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因此该体制制约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二是由于外币利率率先市场化,将使外汇管制的成本上升,必然推动外管体制的进一步变革,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然后从汇率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回顾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指出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初步建成,为适时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最后论证了利率市场化为何从改革外币利率起步,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而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制约作用和外汇业务的市场地位等其他因素,决定了利率市场化只能从改革外币利率起步。
第三部分外币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国际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然后讨论了该利率对国内外币利率的影响,指出当前我国外币利率的调整是以国际市场为参照,并基本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接下来讨论了外币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外汇经营方式的影响,主要在三方面:一是改革了商业银行外币利率浮动办法和存贷款结息规则,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拥有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三是商业银行必须提高外币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
第四部分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外汇盈利模式的对策分析,首先对本外币利率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是:从中长期来看,外币利率水平将向正常水平回归,利率有上升趋势,外币利差有扩大趋势,而人民币利差将随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缩小,本外币利差水平将向趋同的方向发展。在此结论基础上,本文从推广外汇业务产品的角度,以控制利率风险和提高盈利水平为主线,提出了外币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现阶段银行外汇盈利模式转变的一些可行之策。从规避利率风险的角度,它们是:加快发展利率类金融衍生产品、重点发展以国际结算为核心的外汇中间业务、积极营销境外筹资转贷款业务;从提高盈利水平的角度,他们是:积极使用国内外汇贷款置换高利率外债、大力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出口买方信贷等国际融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