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兼类词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兼类词的词性标注更是语文辞书编纂的难点。随着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词典编纂理论的发展,这个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最近几年来出版的《现汉》第5版和《规典》的兼类词词类标注实践有助于汉语兼类词词性标注问题的解决。 本文以两部词典收录的兼类词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汉语兼类词的来源、两典兼类词词性标注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两典兼类词词性标注存在的分歧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总结兼类词词类标注经验,探求兼类词词类标注分歧的解决方法。 本文坚持语料库语言学的词义观,认为只有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用法模式调查才能确定汉语兼类词词条的词义及其词类性质。通过对两部词典所收录的兼类词进行穷尽性地统计分析,对汉语兼类词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两部词典兼类词词性标注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大分歧,词性标注的分歧大于一致,两部词典在词语是同形词还是兼类词的处理上更是完全对立。把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初步归为三个方面:汉语自身结构特点;词典编纂者主观认知上具有差异;词典释义、配例对词性标注产生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解决兼类词词性标注分歧应当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第一,建立汉语语料库,加强基础性研究,解决词典对兼类词标注词性的问题,必须建立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第二,兼类词词类系统的采用和词类判别要科学;第三,正确处理同形词、多义词与词的兼类问题;第四,兼类词的义项应该以词义引申的方式排列,在兼类词释义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