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与传统口耳听辨法完全不同的声学实验法描述和分析上海话单、双字调的音高和时长,目的在于考察上海话声调的现状,探求其发展变化的新动向。研究对象为如今的上海年轻人。
对于单字调,在详细分析其基频、时长的基础上,我们对声学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并归纳出各单字调的五度制调值。实验得到的单字调声调格局与传统听感描写基本一致,但存在“调位分明,变体众多,调值灵活”的现象,且阴平、阳去都各自对应着两种调型。单字调时长模式为:阳去>阴去>阴平>阳入>阴入。单字调时长受到调类、曲拱、调域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对于双字调,我们同样是在详细分析其基频和时长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并归纳出各组双字调的五度制调值。上海话双字调连读变调的模式仍然是延伸型,但普遍存在着非调位性变体。从变调的整个调型来看,具有着前降后升的“凹”型特征。
对于连读变调,本论文旨在目前较流行的音系学理论——优选论的框架下探索其解释方案。经过对优选论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根据上海话连读变调模式的特点,我们总结出八条能够合理解释上海话双字调连读变调规则的制约条件及其层级排列。这表明,用优选论的方法对上海话连读变调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