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导剂量罗库溴铵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am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诱导剂量罗库溴铵在小儿短小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效果,探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单次使用罗库溴铵的合适剂量。  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及会阴部短小手术患儿40例,ASA I~Ⅱ级,年龄3~7岁,随机分为4组(A、B、C、D组),每组10例。患儿入室后记录基础MAP、HR、SPO2,采用丙泊酚3mg/kg、芬太尼3ug/kg诱导,分别给予罗库溴铵0.15mg/kg(0.5ED95)、0.3mg/kg(1.0ED95)、0.45mg/kg(1.5ED95)、0.6mg/kg(2.0ED95)。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维持麻醉。采用TOF肌松监测仪记录肌松药起效和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各组患儿插管条件、插管过程血流动力学变化、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各组患儿恢复期不良反应。  结果:1.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肌松时间比较:A组较B、C、D三组起效慢(P<0.05),D组较A、B、C三组起效快(P<0.05);A、B两组的阻滞维持时间较C、D两组短(P<0.05);A、B、C三组肌松恢复指数明显小于D组(P<0.05)。  3.自主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四组患儿停药到自主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D组较A、B、C三组延长(P<0.05)。  4.心率、血压比较:插管前即刻心率 D组高于 A、B、C三组(P<0.05);A组插管后1分钟心率、血压较基础高,且高于其他三组同一时点心率、血压(P<0.05)。  5.插管次数及条件比较:所有患儿气管插管操作均一次成功,A组插管条件优秀率不及B、C、D组(P<0.05)。  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中,3mg/kg丙泊酚和3ug/kg芬太尼复合0.3mg/kg的罗库溴铵诱导剂量既能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又能满足术中肌松要求,且苏醒迅速,副作用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P2X7受体在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宫颈癌分期、HPV高危程度及Ki-67、P16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