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与林芙美子分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日两国重要的女性代表作家。二者都以小说成名,但她们最初都选择诗歌作为自我言说的方式。两位作家同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共同经历了中日两国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重大变革时期。同样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使这两位东方女性的命运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相同的观察视角和言说立场也使她们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在诗歌的理想王国中,她们获得言说主体和欲望主体的地位,勇敢表达女性爱的需求与权利;从女性立场审视两性关系,书写爱情逝去后女性心灵的伤痛及愤懑情绪;通过不断的内观与反思认识自我并寻找生命的意义,共同彰显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两位诗人成长的家庭环境、爱情婚姻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受的文学熏陶等是她们诗歌中女性意识的形成及相似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由于中日两国女性解放的路径以及民族间文学的功用及价值取向等社会文化差异,加之两位作家的童年经历、婚姻爱情观和所受文学的影响等具体人生际遇的不同,二者在女性言说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女性意识的审美呈现方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总之,萧红与林芙美子通过诗歌以女性审美视角和立场,对女性生存状况和内心世界进行独特的感受和把握,表现了三十年代中日女性的生命自觉和生存自律等进步女性意识。她们通过诗歌对男性话语笼罩的传统文学叙事进行反叛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的形成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