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改增是我国继增值税转型以来又一重大改革举措,从2012年1月1日起到如今的两年来,营改增实现了试点区域由点到面(上海首个试点——八个试点城市——全国)、试点行业由窄到宽、试点户由少到多,取得成果十分可观,表现为结构性减税效应日趋显著,截止到2014年1月1日共减税1822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被打通,税收重复课征问题得到相当程度上的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迎来新高潮,制造业企业扩大投资、更新设备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升等。 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涌现,其中营改增后融资租赁行业中,作为出租方的融资租赁公司的税负问题较为突出,值得关注。 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对增值税转型、融资租赁行业与税收的关系及该行业税负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增值税特征及流转税制度的相关原理出发,结合目前营改增在融资租赁行业的试点情况和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首先从出租人角度出发,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税负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改增后融资租赁公司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有的企业税负下降,部分企业税负上升。 同时,对目前我国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售后回租开展一波三折、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租人面临新的涉税风险等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最后,以试点地区 BH租赁有限公司为例,结合相关资料,对营改增后该企业税负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压力有所增加,针对此问题,从政策的合理利用、业务结构的调整、融资渠道多样化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有利于平衡税负和企业长远发展的税务筹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