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子水稻和小麦,处于第三位,而单位面积产量位于所有作物之首。近年来,国内玉米总产量已经超过小麦,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研究玉米抗旱生理机制及抗旱性鉴定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省水资源,减少干旱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两种条件下选用抗旱性不同的6个自交系对玉米苗期的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初步建立了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深入研究了脯氨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充分论证了干旱胁迫下玉米生理生化指标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玉米苗期抗旱性的机制,为抗旱育种早期选择材料奠定了一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   1.根据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iondiaidehyde,MDA)、相对电导率、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脯氨酸(proline,Pro)、可溶性蛋白等这些指标都随着干旱胁迫的延长而增加(相对值大于1),但增加的幅度不同;而叶片保水力、叶绿素、饱和渗透压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则随干旱胁迫的加重逐渐减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保水力、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饱和渗透压和叶片RWC的变化与材料的抗旱性有关。在严重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强的材料叶片保水力、可溶性糖、脯氨酸、饱和渗透压和叶片RWC高,其相对电导率小;水分敏感型材料这6个指标的测定结果则相反。   2.通过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对值与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的相关分析,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第9天的时候,饱和渗透压与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呈显著正相关(r=0.8928);在水分胁迫第11天的时候,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与叶片保水力、叶片RWC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9456、0.8793);到水分胁迫13天的时候,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与相对电导率达到显著负相关(r=-0.8929),与饱和渗透压、叶片RWC达到显著正相关(r=0.9249、0.8891)。因此,这4个指标可以在上述3个胁迫时间点内作为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3.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叶片RWC、饱和渗透压、相对电导率和叶片保水力是抗旱性鉴定的一级综合指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可以作为二级抗旱鉴定综合指标。   4.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为:Y=29.41-14.76x1+1.29x2+43.80x3-4.22x4。Y为反复干旱存活率,X1、X2、X3、X4分别代表叶片保水力、相对电导率、饱和渗透压和叶片RWC4个指标的相对值。其中X2和X4的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所以优化方程为:Y=29.41-14.76x1+43.80x3。并用此方程对严重水分胁迫下各自交系材料的幼苗存活率进行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达到显著水平(r=0.9427,P<0.05)。   5.通过对脯氨酸代谢途径中的P5CS、P5CR和PDH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在干旱胁迫过程中,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其合成酶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降解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最低;相反,合成酶基因表达量最低、降解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的是水分敏感型的材料。   6.通过脯氨酸含量与其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相关分析,表明脯氨酸含量的累积与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呈现正相关,与降解酶基因表达量呈现负相关。而且,耐受型材料与其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相关系数大,与降解酶基因表达量相关系数小;与之相反,则是水分敏感型材料。
其他文献
小麦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对小麦抗白粉病Pm基因进行标记、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利于提高抗病育种效率。 来自野生二粒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Pm16,对我国华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sacc)是全世界水稻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
本试验是对贵州省烤烟主栽品种K326不同部位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中部烟叶以及上部烟叶的蛋白酶与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淀粉酶与淀粉、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物质含量、绿原酸含量、芸香苷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烤烟烘烤相关机理,了解各种酶类在烘烤过程中哪个阶段活性最活跃,并了解各酶类对烟叶的化学成分在哪个阶段起决定性作用,从而为贵州省烟叶烘烤增香降碱、特色烟叶烘烤技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