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季风与海气界面通量的季节循环及其相互联系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85-2004年美国NCEP/NCAR 7层逐日再分析风场资料和WHOI年客观分析逐日海气界面通量(OAFlux)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和滞后相关分析,对南海地区(10°—20°N,105°—120°E)季风和海气界面通量的季节循环及其相互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和爆发前后季风和海气界面通量的变化都十分明显,两者的相互作用非常显著。主要结论简要概括如下:1、南海地区的季风和海气界面各通量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循环,就多年平均而言,大致可以将季节循环定义为以下四个阶段:(1)第66-73和第1-14候:对应冬季时期,此时南海地区低层受强冷东北气流控制,水平风速最大,海气比湿差最大,海气温差最大,因而海气界面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以及海面蒸发也最强;而净长波辐射通量强度中等,净短波辐射通量强度最弱;净热量通量强度则最弱,并且是由海洋向大气净输送热量。(2)第15—27候:对应春季时期,此时南海地区低层受副热带太平洋高压西南部的东南气流控制,水平风速最小,海气温差最小,海气比湿差也较小,因而海气界面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以及海面蒸发最弱;但海洋净得到的短波辐射最多,向大气净释放的长波辐射最大,因而净热量通量强度也最强,这对其后的夏季西南风爆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第28—54候:对应夏季时期,此时南海地区强西南风的爆发和维持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和云,大大抑制了海洋向大气释放的净长波辐射,因此海洋向大气释放的净长波辐射此时最小,而其他海气界面通量强度则中等。(4)第55—65候:对应秋季时期,此时南海季风和海气界面各通量处于一个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阶段。2、在整个季节循环中,与早年相比,在夏季风爆发晚年,南海季风和海气界面通量都具有更强的振荡特征。平均而言,秋、冬季的东北风要比早年偏强,春季则东南风偏强,夏季的西南风也略偏强;与此相对应,晚年冬季的10 m高度水平风速增强,海气比湿差加大,海气温差加大,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海面蒸发也都增强;而在夏季风平均爆发时间第28候前期,上述物理量在晚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而净长波辐射通量、净短波辐射通量和净热量通量在晚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其他时段,则表现为较强的振荡特征。这表明,前冬东北风的偏强、前春东南风的偏强以及爆发前海气界面热通量的变化可能是夏季风爆发晚的重要原因。3、与早年相比,若以15°N左右为界把南海划分为南北两部分,那么在夏季风爆发晚年,10 m高度水平风速、2 m高度比湿、海气温差、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以及海面蒸发这六个量,在夏季风平均爆发时间第28候前(后)5候,在南海南、北部一致减弱(北部减弱、南部增强);而净长波辐射通量、净短波辐射通量和净热量通量这三个量,则在南海南、北部一致增强(北部增强、南部减弱)。这与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由副热带太平洋高压西南部的东南气流向三支强西南气流控制转变、并在晚年时都有所增强,是有密切联系的。
其他文献
<正>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信息化浪潮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就我国地方人大工作而言,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促进人大工作深刻变化的重要动因和推动
通过陈染的《私人生活》和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的比较分析,指出其内容、题材和对生存体验及性别群体的触摸和探索上相似,肯定了她们的女性自觉书写对女性小说的开创性意义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
<正>本刊讯(通讯员邓凌燕)2014年11月底,三明市梅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梅列区政府办及卫生局、食安办、教育
《禁毒法》出台后,我国现行的强制性戒毒(包括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面临着法制重构、资源整合、体制理顺、模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强制性戒毒工作的高效运行
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管理领域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功能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具有很好的实效性。本文从目标管理的角度,就加强高校思想政治
文章在田野调查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上,从农村婚姻消费变迁的视角,探究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转变,及其在婚姻消费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正> 以前迟子建的小说大多写东北的乡村生活、城市人生,小说中有生活的琐碎与沉重,也有洋溢的诗情与浪漫,如《晨钟响彻黄昏》《向着白夜旅行》等。然而《伪满洲国》的创作对
在当前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冲击使得一直占据主流引领地位的精英文化面临严峻危机,挤压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朗读者》用文学作品串联情感,用朗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