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多酸化学已经成为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主要分支。对杂多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医疗、材料等一些方面。阻聚性能是在近些年才被提出的一个杂多化合物的性质。由于杂多化合物特殊的笼状结构切由多个高氧化态元素组成,可以在不饱和酯合成中作为阻聚剂。硅钼钒杂多酸是以硅为中心原子,钼钒为配原子的一种杂多酸。目前,对于硅钼钒杂多酸的合成方法的研究不是很多,对于杂多酸阻聚性能更是凤毛麟角。本文通过分步加酸、乙醚萃取的方法,合成了Keggin型和Dawson型硅钼钒杂多酸。利用FT-IR、XRD、TG、ICP-MS对杂多酸进行表征,证明所得杂多酸分别为H5Si Mo11VO40·13H2O(标记为K-V1),H6Si Mo10V2O40·13H2O(标记为K-V2),H7Si Mo9V3O40·17H2O(标记为K-V3),H8Si Mo8V4O40·11H2O(标记为K-V4),H9Si Mo7V5O40·15H2O(标记为K-V5)。H9Si2Mo17V1O62·21H2O(标记为D-V1),H10Si2Mo16V2O62·17H2O(标记为D-V2),H11Si2Mo15V3O62·24H2O(标记为DV3),H12Si2Mo14V4O62·22H2O(标记为D-V4),H13Si2Mo13V5O62·18H2O(标记为D-V5)。然后利用DSC测试,得到在杂多酸干扰下甲基丙烯酸甲酯自聚合的反应常数。对不同质量、不同杂多酸的的反应速率常数综合研究,反应速率常数越大,阻聚性能越弱,反之亦然。得到以下结果:杂多酸的种类确定,聚合反应的速率常数,随着杂多酸量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阻聚性质随量增加而增强。对同系列不同杂多酸而言,随着引入钒原子个数增加,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阻聚性能越强。钒取代相同的Keggin型和Dawson型杂多酸中,Dawson型阻聚性能更为明显。所得杂多酸对乙酸正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进行催化。比较两系列杂多酸的催化性能。在得到杂多酸的阻聚性质后,先以K-V5为催化剂,对丙烯酸丁酯的合成进行研究,讨论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加入比例四个因素,制定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再以D-V5为催化剂,对肉桂酸乙酯合成进行研究。制定以原料加入量比、带水剂、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为因素的三水平实验。最后以D-V5为催化剂,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制定以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原料加入比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及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