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是一项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已执行二十多年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一项标准相关-常模参照性考试。2004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考试大纲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阅读理解部分的比重由40%降至35%;阅读时间由35分钟降至25分钟;新增快速阅读;仔细阅读部分新增选词填空或简答题。杨惠中&Weir(1998)对1987-1995的阅读理解的内容效度进行了研究,之后对该部分历时大规模的内容效度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1996-2007年CET阅读理解部分的内容效度:CET阅读理解与相应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吻合程度、改革前后CET阅读理解的内容对比、CET-4和CET-6阅读理解之间的内容对比。基于Bachman & Palmer的任务特点框架,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以及国内外阅读测试的相关理论、相关效度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具操作性的阅读测试评估框架。该框架涉及文本输入、预期回答两个方面。本文依照提出的框架对1996-2007年改革前后CET阅读理解部分的202篇多项选择篇章,4篇选词填空篇章,3篇简答题篇章,7篇快速阅读篇章和相应的933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7年CET阅读理解部分的内容效度较高,抽样具有代表性,测试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CET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具体表现为:1)大部分特点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比较符合,比如,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长度与相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比较符合;难度适宜;阅读速度与相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整体相符;所考阅读技能覆盖面广。2)改革前后CET阅读理解部分的变化体现了相应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变化,改革后难度有所增加,具体体现在文章及选项长度、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等方面。3) CET-6阅读理解部分在考查内容方面难度高于CET-4,体现相应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不同级别考试的难度要求,具体体现在篇章长度、篇章难度、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等方面。但是,分析中也发现某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如改革后的六级简答题文章长度低于大纲要求;改革后的四级快速阅读难度比大纲和考纲要求难;改革前的四级阅读速度未达到大纲要求。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为以后CET阅读理解试题的命制、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