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 DCE-MRI及DWI的多功能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angli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3.0TDCE-MRI、DWI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ADC值)及TIC类型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探讨Ktrans、Kep、ADC值及TIC类型之间两两联合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能。
  【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行乳腺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62例,共68个病灶(良性22个,恶性46个)。行MRI检查前,所有患者未经穿刺活检、未接受相关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等。采用3.0TMRI进行检查,依次行常规MRI平扫、DWI及DCE-MRI检查。将DWI及DCE-MRI图像导入GE-4.7W后处理工作站,测量并记录各定量参数值,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 ADC )、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 TIC)。结合病理结果,把乳腺病灶分为良性和恶性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独立及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和最佳诊断阈值。
  【结果】
  1.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值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Kep值的诊断效能略高于Ktrans值。良恶性组间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TIC的Ⅰ型曲线主要集中在良性肿瘤,Ⅲ型曲线主要集中在恶性肿瘤。
  3.乳腺恶性肿瘤组ADC均值低于良性组(P=0.000)。
  4.利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ADC值诊断效能最佳,其AUC为0.967,诊断乳腺癌最佳阈值为1.214×10-3mm2/s,敏感度91.3%、特异度95.5%。
  5.Ktrans、Kep、ADC值及TIC类型两两联合诊断时,Ktrans值与ADC值联合诊断效能最高,AUC达到0.994,敏感度略降低为97.1%,特异度提高到100.0%。
  【结论】
  1.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值诊断效能高于TIC曲线类型。而DWI的定量参数ADC值比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值)及TIC类型更有优势。
  2.Ktrans、Kep、ADC值及TIC类型两两联合诊断乳腺病变时,Ktrans值和ADC值组合的诊断效果最显著。
  【目的】
  分析3.0TDCE-MRI、DWI定量参数及TIC类型与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HER-2、Ki-67)表达的相关性,为确定乳腺癌最佳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40例43个病灶,均为女性,年龄29~83岁,平均59.1岁。所有的患者均行3.0TDCE-MRI和DWI扫描(b=0、800s/mm2),通过后处理软件,测量并记录乳腺癌组织的各定量参数(Ktrans、Kep、Ve、ADC)值及TIC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癌组织的生物学预后因子,包括: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 c-erbB-2/HER-2)及Ki-67。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讨各定量参数(Ktrans、Kep、Ve、ADC值)及TIC类型与ER、PR、HER-2、Ki-6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1.PR阴性组Ktrans、Kep均值高于阳性组(P<0.05)。
  2.TIC类型在ER、PR阴性及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ER、PR阴性表达组ADC值高于阳性表达组。
  4.Ktrans、Kep值与PR表达呈负相关,ADC值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Ktrans、Kep值和ADC值的测定可评估乳腺癌肿瘤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可作为影像学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不良预后和肿瘤的生物侵袭性。
其他文献
【目的】  1.探究影响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总生存期的因素。  2.探究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  【方法】  通过电话、门诊及病历资料等方式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于广东医科大学高州附属医院并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93名的住院资料及回访信息,所有病例随访至2020年1月1日为截至。收集所有93名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对所有资料进行一般的描述性分析
学位
【目的】  1、建立大鼠脑死亡模型,探讨脑死亡状态下Klotho水平变化与肾损伤的相关关系。  2、探索外源性Klotho蛋白补充对大鼠脑死亡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3、探索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Klotho基因转染对大鼠脑死亡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第一部分:10-14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为250
学位
期刊
【目的】  1.初步探究1.5TMRI3D-SPACE-FLAIR序列应用于前庭及耳蜗内、外淋巴显影的可行性。  2.探究1.5TMRI3D-SPACE-FLAIR序列对梅尼埃病前庭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  3.探究1.5TMRI3D-SPACE-FLAIR序列对梅尼埃病耳蜗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  4.对比、分析Nakashima半定量法及改良后的BarathVH四分级法评估梅尼埃病前庭内淋巴积
学位
期刊
期刊
【目的】  1、明确改良腹腔注射DEN方式构建大鼠肝硬化—肝癌诱发性动物模型的成功率及稳定性,同时进一步明确模型肝硬化及肝癌出现的大致时间点,为后续进一步行动物体内RN181对肝癌形成的相关研究提供成熟稳定、合适、准确的建模方法。  2、初步了解大鼠体内肝硬化成癌阶段中RN181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为后续进一步行动物体内干预RN181对肝癌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及理论依据。  【方法】  
学位
【目的】  1.采用MRI多参数成像从不同角度反映肝纤维化(LF)病变,并分析各期LF的肝脏弹性硬度值(LS)、肝脏与肌肉信号强度比值(SIR肝/肌)、T1ρ值的最佳截断值。  2.比较磁共振弹性成像(MRE)、磁敏感加权成像(SWI)、T1ρ成像技术在诊断兔LF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3.对三种磁共振成像手段联合在LF分期对比分析,探讨最佳诊断方案。  【方法】  选取80只正常雄性纯种大新西兰白
学位
【目的】  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根据形态和部位可分为旁正中型脑桥梗死(paramedian pontineinfarction ,PPI)和深部脑桥小梗死(small deeppontineinfarcts,SDPI)。过去研究显示PPI发病机制是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 BAD),SDPI发病机制为小动脉疾病,但最近研究表明,这两种梗死类型都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