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型化、精密化逐渐成为现代工业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金属微孔阵列结构在航空、汽车、光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掩膜电解加工以无材料变形、无工具损耗、加工成本低、可批量加工等优势,在金属微孔阵列结构的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掩膜电解加工存在加工定域性较差的问题,微孔孔径的加工精度以及刻蚀深度难以满足加工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掩膜电解加工的定域蚀除能力,本文提出了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方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兆声微粒协同作用高精度金属微器件掩膜电解加工机理与方法(No.519751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化、精密化逐渐成为现代工业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金属微孔阵列结构在航空、汽车、光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掩膜电解加工以无材料变形、无工具损耗、加工成本低、可批量加工等优势,在金属微孔阵列结构的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掩膜电解加工存在加工定域性较差的问题,微孔孔径的加工精度以及刻蚀深度难以满足加工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掩膜电解加工的定域蚀除能力,本文提出了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方法,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掩膜电解加工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分析了阳极表面电解产物以及钝化膜的形成过程,分析了电解产物对掩膜电解加工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微粒的冲蚀作用去除阳极表面电解产物的方法。分析了微粒冲蚀加工过程中电解产物去除量与微粒粒度、硬度、含量以及冲蚀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了电解产物的电阻变化量与微粒冲蚀参数之间的半经验公式。基于上述半经验公式,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了掩膜电解加工微孔结构仿真研究,分别研究了微粒冲蚀系数以及冲蚀速度对微孔加工定域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微粒冲蚀系数、冲蚀速度的增加,电解产物的电阻不断减小,阳极表面电流密度从而逐渐增加,微孔的加工定域性得到明显改善。研制了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实验研究。对比了掩膜电解加工以及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微孔阵列结构,结果表明: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定域蚀除能力明显提高,蚀刻因子EF提高了50.6%。同时对添加的微粒粒径、含量以及电解液流量进行了参数优选。当金属微孔阵列结构的孔径为100μm时,优选微粒粒径为40μm、含量为6 g/L、电解液流量为3000 ml/min。掩膜电解加工的加工定域性改善效果最优,蚀刻因子EF从1.66提高到3.52。进行了电解产物的电化学阻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时阳极电解产物的电阻减小了45.04%。基于电阻测试结果,进行了微粒冲蚀作用效果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微孔中心区域电解产物的电阻减小量大于侧向区域。对阳极电解产物的成分进行了能谱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微孔中心区域内电解产物的氧元素含量下降了50.56%,侧向区域内下降了13.89%。进而,分析了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方法的作用机理。微粒持续、高频的冲击作用去除了阳极表面的电解产物;同时,微粒冲蚀作用对微孔中心区域电解产物的去除效果优于侧向区域。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限制了侧向腐蚀,增加了刻蚀深度,提高了掩膜电解加工的定域蚀除能力。
其他文献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相较于单一组分爆炸,机理更复杂,带来的损失也更严重。超细水雾由于其良好的灭火特性,能够在爆炸中同时发挥物理和化学双重抑制作用,已被认为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抑爆剂,但超细水雾对气体-粉尘复合爆炸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甲烷-煤尘复合爆炸特性以及超细水雾抑制方面展开实验研究,分析煤尘、水雾对复合爆炸强度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煤尘、水雾与爆炸火焰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甲烷
煤矿内因火灾主要发生在采空区,高温点是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前兆或火区所发出的关键信息。由于采空区或火区内多为煤岩多孔介质结构,基于反演技术识别并定位多孔介质内部高温点,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矿自燃火灾的风险,而此技术的前提是充分掌握煤岩多孔介质内部及边界的温度分布规律。由于多孔介质内部孔隙结构复杂多变,在复杂的火区现场条件及有限的测试条件下,实验方法很难获得火区内部温度分布规律,而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则可以弥补
香烟烟雾有引发癌症的风险,这是由于香烟燃烧过程中致癌物质浓缩到产生的颗粒物上所导致的,所产生的颗粒物又经由主流烟气被吸烟者吸入肺中。对卷烟的研究能够减少卷烟对人体的危害,实现行业良性发展。由于实验研究目前难以对卷烟内部的烟气流动等情况进行可靠的研究,因此通过数值手段对卷烟燃烧过程进行建模,来模拟卷烟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而获得烟气颗粒物在卷烟内部的空间分布,可以探讨影响颗粒物尺寸分布的各种因素,从而优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高炉冷却系统作为维持高炉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优化调度,是确保高炉正常运转、降低能源浪费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冷却系统中离心泵进行建模,研究了离心泵性能指标预测和能源效率优化问题。针对离心泵性能指标预测问题,由于机理模型结构化参数往往难以获取且其随设备运行发生漂移,而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又难以适应设备运行多工况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归纳式迁移学
本文旨在介绍基于4G通信的物联网技术,在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工作中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弹药,从生产、验收、转运、仓储到发射作业的全程监控。通过将分散的作业点数据统一接入人影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对人影工作的数字化安全管理。
传统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中排放的染色废水,存在无机盐浓度高、色度高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工艺中需要大量加入氯化钠等电解质,以克服待染色纤维与染料之间的静电斥力,且此种工艺对活性染料的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的染料未被利用而直接被排放入染色废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择了DMC改性法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化,以增强纤维在染液当中的正电性,促进活性染料与之结合。这种改性是由K2S2O8-Na HSO3组成氧化
粉尘爆炸泄放作为爆炸危害防治的有效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具有潜在爆炸风险的工业生产设备中。随着相关行业发展,高压料仓,加氢反应器等小型化工单元以及高温高压加工工艺繁荣发展,如何在高动作压力下实现精准爆炸泄放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前人研究大多针对动作压力低于0.1MPa的实验工况,主要关注泄放压力和火焰的变化规律,缺乏对泄放行为的量化研究,高动作压力粉尘爆炸泄放的工程计算方法尤为不足。基于此,本文以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煤炭消耗占据57%的比例。我国煤矿开采主要集中在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在发生矿难后,巷道大多堵塞,矿井内风险性高,救援时间紧迫,在发生事故后的72小时为黄金救援时间,在此时间节点内快速与安全的打通救援通道,能够极大的降低死亡率。而现有的救援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开挖效率低,危险性高。因此,急需一款快速安全构建救援通道的井下救援装备。顶管法因为其掘进效率较高、掘进支护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设备开始逐渐向超大型化或者小型化、轻量化两条路线发展,这对于设备的结构及材料的强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TP347H钢一直以来由于其优秀的抗晶间腐蚀能力以及较高的许用应力和蠕变断裂强度,被用于制作耐高温的机械设备部件,在炼油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TP347H的疲劳循环特性,探究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对于提高TP347H疲劳寿命,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年限,降低疲劳
结晶器内钢水凝固过程伴随的流动、溶质再分配、传热和应力等复杂行为,极易引发铸坯的各种缺陷,探索连铸坯凝固过程中发生的传热与力学行为,是解决铸坯中各种缺陷的重要途径。连铸生产工况恶劣,通过试验的手段对铸坯的凝固过程进行研究十分困难,鉴于此,本文的工作重点是对结晶器内铸坯传热/应力的数值计算与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依据连铸的工艺特点,建立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连铸坯传热控制模型和热弹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