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功能,才能够保持景区的活力,更好的保护环境。可目前国内的生态旅游往往不重视环境教育的发展,许多景区仅仅是挂着生态旅游之名,而丧失了生态旅游之实。环境教育能否落实直接影响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因此,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构建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近年来,关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探讨,环境解说系统的设计,以及景区的游客环境教育策略,研拟出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建立的基础多是对游客行为的认知,或是对旅游资源的分析,而非基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本身,提出的策略缺乏全局观念。文章运用问卷调查、Delphi法和系统诊断模型,试图梳理研究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以期通过建立目标体系来制定更有针对性并切合实际的环境教育策略,从而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文章在对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概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构建了以“终极目标—理念目标—原则性目标—策略目标—具体目标”为架构的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对目标体系进行可行性检验,根据该目标体系,从大、中、小三个不同尺度提出了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策略,实现了以目标为导向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文章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1.哈尔滨松花江湿地健康状况已经接近生态阈值,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环境教育严重缺失。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不明确严重阻碍了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客源市场以黑龙江省,特别是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为主,因此,在环境教育方面更加关注研究地社区居民,通过建立回馈机制、对话平台、营造社区氛围、协助和培养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3.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成立,即以“终极目标—理念目标—原则性目标—策略目标—具体目标”为架构的目标体系符合哈尔滨生态旅游理念,且切实可行。4.文章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结合尺度差异的观点,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为日后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对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发展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