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梅核气近况分析及导师临床经验总结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参考近2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有关文献,归纳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近况;重点归纳分析了106篇纯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用方用药特点。并总结了导师临床经验,重点论述了从脾胃病机模式治疗梅核气。  以“梅核气”“癔球症”为题名或关键字,搜索1989-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华学会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收录的相关中医药治疗梅核气文章,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排除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复文章,及中医个案治疗,共整理出106篇文章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文章。并对这106篇文章的基本方,基本治法,用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治疗梅核气的常用方是半夏厚朴汤,四七汤,逍遥散,旋覆代赭汤汤,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解咽散结汤,五花饮等。半夏、厚朴、茯苓、甘草、生姜、紫苏叶、柴胡、桔梗、香附、陈皮、苏梗、郁金、贝母、佛手、枳壳、白芍、大枣、绿萼梅、瓜蒌、射干、党参为治疗梅核气的常用基本药。常用药物的类别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理气药,化痰药,补虚药,化湿药,发散风寒药,利湿药,清热药,发散风热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等。再加上对导师临床经验从脾胃病机模式下治疗梅核气的总结,希望本论文能给临床医生在治疗梅核气的病因病机、用方用药上给予一定的认识与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导师艾儒棣教授经验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轻度活动期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轻度活动期LN提供参考。  方法:以回顾病例的方式,将
目的:本课题意在观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闭合穿针内固定这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体现中医治疗的特色和疗效的可靠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方法:回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老年患者门诊治疗期间服用参桂甲减饮并结合优甲乐,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指标变化,比较单纯予西药治疗组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总结和阐述参桂甲减
目的:通过课题实验研究蒙药额尔敦-乌日勒(珍宝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各部位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NT)的影响,明确其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理作用与独特优势。讨论其作
目的:观察湿热清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情况,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优化治疗方案,为基层医院推广中医适宜项目提供临床依据。
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病程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荨麻疹。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益气活血祛风治疗本病的疗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