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磨剂是在水泥粉磨时加入的起助磨作用而又不损害人体健康和水泥与混凝土性能的外加剂。醇胺类物质是目前工业上水泥助磨剂的主要组分,这类物质对水泥的增强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物理增强作用,即醇胺类物质在粉磨过程中因影响水泥颗粒级配而产生的强度变化,如醇胺类物质的加入在同等的比表面积下,使水泥颗粒分布集中,从而提高胶砂强度;二是化学增强作用,是醇胺类物质对水泥熟料矿物水化过程的化学激发效果。实际生产中由于对各种醇胺类物质对水泥的化学增强作用机理研究不透彻,很少根据熟料矿物组成或水泥强度来调整助磨剂中醇胺类物质的组合,导致助磨剂增强效果的不稳定,因此深入研究各种醇胺类物质对不同熟料矿物组成水泥水化的作用机理及强度性能的影响尤为迫切。本文选通过化学结合水、水化热、CH量的变化研究了四种醇胺类物质对不同熟料矿物组成水泥水化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EA促进了1d、3d、28d龄期的水化速率;TIPA降低了早期(1d、3d)的水化速率,显著提高了28d水化速率;DEIPA、EDIPA对早期水化速率影响不大,可显著提高28d龄期的水化速率;TIPA、EDIPA、DEIPA增加了完全水化样的化学结合水量,降低了水化产物中CH的比例,改变了水泥水化产物的组成。本文通过连续酸萃取法和能谱扫描,证实了TIPA、DEIPA、EDIPA的加入使得C-S-H组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更多高Ca/Si比的C-S-H。另外通过扫描电镜对水泥28d龄期水化产物的形貌分析,本文发现空白样及掺TEA的浆体中水化产物较为结晶粗大,C-S-H呈针棒状交织在一起,结构相对疏松,而掺有TIPA、DEIPA、EDIPA的水泥浆体中,水化产物的晶体较少,C-S-H更多呈现出一种蜂窝状网络结构,浆体整体结构相对致密。四种醇胺类物质对于不同熟料矿物组成水泥的胶砂强度的研究表明:TEA主要增加水泥的早期胶砂强度,且对C3A含量少,早期强度相对较低的水泥早期强度增幅更显著;TIPA主要提高水泥的后期胶砂强度;且对C3A含量少,早期强度相对较低的水泥会降低早期胶砂强度;DEIPA对早后期强度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且对C4AF含量较高的水泥的后期强度增幅更显著;EDIPA提高了L水泥的早期胶砂强度,降低了F水泥的早期胶砂强度,能显著提高水泥的后期胶砂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