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连铸运行过程作业时间协调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炼钢-连铸生产过程是现代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中的核心环节。目前,炼钢-连铸生产运行过程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炼钢-连铸调度问题和连铸过程控制设定值优化两个部分。由于实际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干扰,会导致原生产调度计划不可行,需要进行动态调度。调度结束后可能会在连铸过程中产生断浇现象,为满足调度对连铸作业时间的要求,需要对连铸机拉速进行调整,并在拉速调整同时对水量进行重新设定,以保证铸坯质量。但实际生产中,拉速作为衔接炼钢-连铸调度层和连铸过程控制层的关键控制量,仍采用人工设定的方式,炼钢连铸计划调度和连铸过程控制分开进行,在动态调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过程控制回路的约束条件,不能保证各项生产指标的优化,造成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等问题。本文首先对炼钢-连铸生产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提出了炼钢-连铸运行过程作业时间的协调优化的问题描述。在针对炼钢-连铸运行过程中突发的时间冲突进行动态调度和拉速调整时,同时考虑拉速调整对调度层连铸工序作业时间的影响,以及对过程控制层铸坯质量和连铸机生产效率的影响,根据生产运行指标和运行过程约束,建立了炼钢-连铸运行过程作业时间的协调优化的模型。炼钢-连铸运行过程作业时间的协调优化模型,既包含动态调度过程,又包含连铸拉速调整过程,问题模型难以求解。为了求解该模型,提出了协调优化模型的求解策略,将原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时间冲突消除模型和拉速优化模型,并针对两个子问题模型分别提出了求解方法。采用整体模型的求解策略,通过两个子模型的循环迭代求解,完成对炼钢-连铸运行过程的动态调度和连铸拉速调整,实现两个模型的协调优化。最后,以某钢厂实际生产数据,针对不同的时间冲突,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通过凝固传热过程的模拟,与人工设定拉速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炼钢-连铸运行过程作业时间协调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室内和车内等声学环境密闭的地方,麦克风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中会包含混响噪声。作为语音增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音去混响算法可以为语音识别等技术进行预处理,去除语音信
物联网作为信息世界向物理世界的延伸,拓展了人类认知和控制世界的能力,遍布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接入物联网的设备近年来呈指数爆炸增长,设备创建的数据量增长迅猛,成为
汽油等易汽化介质具有高饱和蒸汽压力与低粘度特性,使得其加注过程极易挥发汽化,产生泄漏和气蚀,导致计量系统的压力波动,进而降低管道流量的稳定性,对计量精度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增大,软件故障发生的概率及其复杂性也在逐渐增加。日志作为软件故障时系统运行的重要资料,被广泛的应用在目前的软件故障诊断工作中。目前,基于日志的软
炼铁、炼钢、连铸和热轧是钢铁生产非常重要的热链过程,其生产过程中温度参数的预测与控制对于节能降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数据解析方法分别针对热链过程中高炉作业关键
冷43断块区是冷家堡油田的主力开发区块。本次研究目的层为S1+2段油藏,目前区块开发效果较差,有待在区块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方式转换可行性论证,以进一步提高区块采收率
随着高精尖装备的高速发展以及结构轻量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具有高导热性能的新型轻质结构材料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发的热点之一。镁及其合金是一类优良的导热材料,开发高导热镁
模糊测试是漏洞挖掘领域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在十分轻量级的同时而且效率非常高,许多威胁性很高的漏洞都是由模糊测试工具发现的。模糊测试主要可以分为白盒、黑盒以及灰盒模糊
我国已建高铁线路中桥梁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八纵八横”铁路网推进,高铁建设路段经过山川、河流、沟谷的情况越来越多,需要架设桥梁高架的情形也逐渐增多。发展40m简支梁可以
南一区东块进入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较之前更加复杂,地下形势更加多变,开发矛盾更加严重。马上要进入二次上返的生产阶段,在这段时间找准剩余油,制定合理的控液提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