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细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它们的传播和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利用杀、抗菌材料来杀灭和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是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纳米银的制备和制备工艺对颗粒性能的影响。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并经分离、干燥得到粒径为10~20nm的纳米银粉。通过选择适当的温度,硝酸银和葡萄糖的溶度挑选出最佳制备方法。反应温度选择在60℃左右,硝酸银的溶度选择在0.01mol/l,葡萄糖的溶度为0.02mol/l。在根管治疗应用方面,首先研究粪肠球菌生长曲线及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结构特点。研究中发现粪肠球菌在BHI液中的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饥饿期。扫描电镜观察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时发现:2h时,粪肠球菌已经在玻片表面附着;6h时,粪肠球菌已经基本铺满玻片,开始有大量微菌落形成;24h时,粪肠球菌生物膜厚度明显增加;48h时,粪肠球菌开始从生物膜播散,重新形成浮游态。合成根管治疗药物样品A和B.通过与次氯酸钠相比较,观察样品A溶液及样品B溶液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的MBC与MBEC。样品A、样品B、次氯酸钠对饥饿期粪肠球菌的MBC分别为0.0058%、0.03125%、0. 625%。在饥饿期粪肠球菌的MBEC实验中,阳性对照组中均有细菌菌落生长,而阴性对照组中均无细菌菌落生长。样品A、样品B、次氯酸钠对饥饿期粪肠球菌6h生物膜的MBEC分别为0.0234%、0.0625%、1.25%;对饥饿期粪肠球菌24生物膜的MBEC分别为0.75%、>0.5%、2.5%;饥饿期粪肠球菌48h生物膜的MBEC分别为0.1875%、>0.5%、2.5%。研究以乙醇,醋酸氯已定和纳米银为有效成分的手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及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观察。该消毒液原液含体积分数40%乙醇、5000mg/L醋酸氯己定和1000μg/L纳米银,纳米银颗粒直径为<20nm。用该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金黄色葡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以上,对伤寒沙门菌作用2 min,平均杀灭率亦达到99.9%以上。用该消毒液原液擦拭消毒并作用2 min,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杀灭率达到97%以上。结论该纳米银复方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