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美:李金发、李贺生命意识之比较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唐“诗鬼”李贺和现代象征派“诗怪”李金发都是各自所属时代和社会中的重要诗人。长期以来,学术界从叙事手法、结构方式、艺术特色、审美效应、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二者分别进行了充分和有效的研究。但是,关于李贺和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比较研究相对来说则显得较为薄弱。鉴于此,本论文截取了李贺和李金发诗歌创作在审美特征方面所具有的一个显明的相似之处,即“病态美”的审美特征作为出发点,对二人的诗作进行一番对比式阅读。首先,通过比较李贺和李金发诗歌“病态美”特征在诗歌主旨、诗歌意象与意境、诗歌章法三方面的呈现,可以发现:“病态美”特征不仅在二人的诗歌作品中确实存在,并且极具相似性。其次,从家庭背景、社会遭遇和文化影响三方面出发,阐述李贺和李金发诗作之所以呈现出“病态美”特征的原因,指出在“病态美”的生成原因上,两位诗人也几乎毫无二致。最后,论文透视了这种“病态美”特征所折射出的、诗人的生命意识。李贺和李金发同样面对着生存困境,同样在这种困境中进行着对生与死的叩问和反思。他们的生命意识既深邃而又炽热,既充满迷惘悲慨又不乏积极乐观,“忧生畏死”是诗人灵魂在种种困扰和打击下的痛苦呻吟,“向死而生”则表明诗人试图超越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枷锁,使生命获得自在与澄明。本论文希望能够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来帮助诗歌研究者和读者对比阅读李贺和李金发的诗作,并从中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和生命启迪。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磁共振(MR)导引的方法,利用氩氦刀对肺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价该方式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中央型肺癌67例,周围型肺癌113例。通过MR引导下
石峁遗址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开发理应对神木的经济转型及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如何以石峁遗址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群的措施,以期促进神木地
本文以独生子女到独生父母的角色适应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北京地区8位独生父母的深度访谈,探讨了独生父母对父母角色有何认知?在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角色转型过程中他们是如
现代生命医学高科技的发展既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也制造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伦理学难题。本文按照哲学思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构架全篇的脉络,从三个方面对
国防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国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防工业的主要承载者和主力军,不仅成为发展国防工业的主导要素,而且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和强军立国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从传输技术概念和特点入手,其次对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最后阐明提高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而为我国网络通信事业可持续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套管钻井作为一种十分新颖并富有创造性的新技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石油企业的高度重视。套管钻井中的管柱力学行为,直接关系到套管柱在钻井过程及后来的完井、固井的安全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