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交地裂缝隧道衬砌结构和围岩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裂缝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其工程致灾状况十分严重,尤其是对西安市正在建设的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施工及安全运营影响较大。本文以西安地铁隧道1号线工程为背景,结合地裂缝地层的地质条件和隧道施工方法,应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模拟施加开挖、衬砌结构、地裂缝接触面及上下盘地层相对竖向错动位移。重点分析了斜交30°、45°、60°、90°且变形缝间距为10m衬砌结构骑缝时围岩与衬砌的变形和力学响应变化特征;将为西安其它各条跨地裂缝的地铁隧道的防灾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地裂缝错动位移作用下,30°、60°斜交时,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的范围最大,但各节衬砌之间沉降差并不大,变形和应力比变化都比较均匀,不容易造成局部破坏。45°斜交时,衬砌结构变形的范围缩小很多,各节衬砌结构之间的沉降差比较大,应力突变也较大,尤其地裂缝处最大,这时就容易由错动引起的局部破坏。90°正交时,由于这时错动沉降的地裂缝滑动面和变形缝相重合,所以衬砌结构影响范围最小,这时竖向错动沉降差最大,但其对衬砌管段和周围土体的影响最小,即破坏力最小。   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在地裂缝带处的竖向位错量最大,且还伴随有水平位错和轴向挤压、张拉发生,在小角斜交的情况下,水平位错量较大,因此应对结构加强防水。地裂缝与地铁隧道交角45°时地铁隧道破坏最严重,且对周围土体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因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优越的抗震性能、较轻的自重及便捷的施工方式等特点,在各式高层超高层及大跨度结构中得到
岩土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两洞相互影响等问题,并且孔洞形状多种多样。当两平行孔洞相距很近时,其应力场及位移场就会受到强烈的相互影响,并为工程设计者所关心。本文求解城门洞与圆
本文针对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开裂与长期下挠问题,结合河北省交通厅科技课题《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开裂控制研究》的背景工程,应用拉压杆模型理论就混凝土桥梁非规则区防裂设计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近些年国内盛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承载力高、重量轻、塑性韧性好、施工方便及桥型美观等优点,在大跨径拱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持续向好,西部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加快,山区机场建设将势在必行。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山峻岭,山区机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作专门研究
我国高速铁路在近十几年发展迅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高速铁路桥梁车线桥耦合振动,保证列车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桥梁寿命期的安全性就显得
交通、波浪等荷载作用下的土体中会发生主应力轴旋转,主应力轴旋转应力路径与常规三轴试验路径不同,土体相应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用浙江大学空心圆柱
高填方地基沉降是一个重要的土工问题,在道路、机场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受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的影响,高填方地基的实际土体参数与
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我国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用量巨大,配置混凝土用砂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日益扩大的基本
我国建筑物下压煤十分严重,地下煤炭开采将引起地表的移动与变形,导致上方的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变形和损伤,若这种具有初始变形和初始损伤的建筑物处在地震作用下,其失稳破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