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互联网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网络在高校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日益成为大学生表达情绪意见的重要生成地和影响大学生舆情的重要力量。基于校园网络媒介,高校众多的突发热点事件、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矛盾得以传播开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校园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对各种社会现象评头论足的平台,许多校内外事件、人物和问题经由校园网络平台和学生参与讨论下不断演绎,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网络舆情集合。然而,存在于这些“集合”中的某些虚假、失真和煽动性的校园网络信息,对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及行为模式等极易产生不良影响,这也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和校园网络管理等情势,在对高校发展及学生需求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相关论述,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针对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指出其创新与不足之处;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厘清,阐明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要素构成,同时对接受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和二级传播理论这四个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理论支撑进行描述并与本文的相关内容相结合展开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整体机制和功能进行论述;针对上海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及其引导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和分析,从中肯定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取得的成绩和可取之处,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根据调查和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从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机制健全、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具体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比较详细的策略,进一步促进和保证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网络舆情波涛汹涌,校园网络信息问题日益突出,某些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和网络矛盾等问题给高校教育管理以及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对此,高校应主动担负起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职责,从各个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建设与管理,努力深化校园网络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力争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