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在企业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企业的资金流、业务量、及信息流的整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的目标。在国外,全面预算管理被视为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泛使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首先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要素,指出模式是要素的组合,要素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模式,在特定模式的基础上改变(包括增加或去掉)某个(些)要素,会形成新的模式。全面预算所涉及的要素包括:预算的起点、预算的内容、预算的方法、预算的程序。将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全面预算的特定的模式。 然后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传统模式,即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等四种预算管理模式,并讨论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企业范围。 最后论述了四种创新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是本文的重点,包括: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基于作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平等地考虑了所有资金成本,对企业价值把握更加准确;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采用该模式可以把发展理念与行动方案有机结合在一起,量化企业经营目标,紧紧围绕企业目标调整日常经营行为,便于企业规避风险; 基于作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量的预测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这种模式运用了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思想,使预算编制的准确程度得到提高,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可控性也得以增强,并且克服了传统预算编制中重视财务业绩忽视其他业绩的缺陷,使预算的评价更为完善。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以企业战略作为预算编制的起点,以平衡记分卡将企业战略与预算联系起来,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各个层级的平衡记分卡,然后通过与关键成功因素相联系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再依照关键绩效指标制定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制定预算,配置企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