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和USB2.0在图像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条形码是一种用印刷图形实现快速计算机输入的技术。通过它可以代替手工录入,降低录入差错,加快人员或商品的流通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在证件条码识别、公安、交通监控、火灾监控、产品识别、防伪等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本设计就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采集方案,即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图像数据信息,将其无损传递到PC机,由PC机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运算解码,输出采集码字的详细信息。该产品在国外已经广泛使用,在国内的市场也在不断拓展。身份证、护照、名片以及书籍、消费品等商品上具有的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可经该设备送PC机解码后查询数据库,以鉴别真伪,保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对于欧美等相似产品而言,该设计方案不仅成本低,而且由于解码优化和传输过程的巧妙控制,使解码速度也有了大大提高,因而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本论文的研究课题中,USB固件驱动Micron公司的MT9M112[1]图像传感器取得图像信息,数据在经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缓冲后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传输至PC机,供后者解码后进行各种应用。方案利用FPGA的FIFO核(FIFO Core)资源不仅顺利解决了MT9M112和USB因工作频率不同而产生的速率匹配问题,而且将8位图像数据转换为16位,大大加快了数据的传输速率,使PC机得到的数据更加流畅,同时通过对USB(这里采用的是Cypress的EZ_USB FX2[2])增强型51核控制,实现了对MT9M112的亮度、画质、防拖影、以及指示灯等的控制,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和识别率,受到条码阅读器客户的青睐。
其他文献
相关分析是在一个多世纪前伴随着统计学科的创立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分支,是统计学、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学与技术领域。例如在雷达通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挠性体在卫星中的普遍应用使得挠性卫星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以挠性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
多视频多窗口技术作为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随着视频处理技术和DSP技术的高速发展,多视频处理系统在日常生活、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
H.264是新一代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它使得运动图像压缩技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目前已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实现H.264编解码,一般采用嵌入式平台来实现算法。高性能D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