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他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好高骛远的目标”。近年来,珠海市政府不断加大精准扶贫资源投入,但扶贫措施精准度出现偏差的问题大大影响了减贫成效。因此,找准扶贫“病根”、“贫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精准思维,对于扶贫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D镇的实际,借鉴中外精准扶贫的研究成果,研究影响精准扶贫的效果因素;从理论上探索扶贫瞄准的目标,从实践上探索精准扶贫效率。研究的目的是为政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提供理论借鉴,从而使我国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确保精准扶贫效果。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子女情况、低保待遇、产业参与、医疗报销、交通设施、就业培训、教育需求、住房情况、思想动态实施情况和扶贫资源获取情况进行了探索。从调查结果中发现,贫困户参与的产业项目光伏发电、百香果种植和特禽孵化养殖分别占85.19%、54.32%和28.4%。贫困户家庭成员受到长期慢性疾病困扰的占36.42%。贫困户家庭年总收入5000-10000元、30000-50000元和50000-100000元分别占51.85%、17.9%和16.05%。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贫困户产业项目参与度较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较大,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精准扶贫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第三章介绍精准扶贫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结合第三章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完善政府精准扶贫的对策。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庄严承诺。而当前政府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绩效效果不太显著,基层精准扶贫管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应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