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中小企业在推动一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巨大。但世界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受到融资问题的制约,我国也不例外。而且由于经济发展的特殊历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处的特殊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融资无门。这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极不相称,不仅不利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及国民经济建设都十分不利。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务之急是借鉴国际市场上的先进经验进行金融工具创新,从而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全方位、高效率的企业融资平台。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新型融资工具--夹层融资吸引了作者的注意。虽然发展历史较短、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尤其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但是夹层融资独特的性质及出众的表现决定了其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必将有所作为。根据这一判断,本文从中小企业出发,对夹层融资在其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本文首先探究中小企业应用夹层融资的理论根源,通过引用相关理论说明夹层融资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需要,因而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对夹层融资在欧美中小企业的实际应用进行全面的解析,总结不同环境对夹层融资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融资方和投资方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应用夹层融资的可行性。并通过我国首个夹层融资案例“联信·宝利”7号的引述及分析,进一步阐明观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夹层融资不仅适用于欧美中小企业,在我国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而且我国中小企业及融资环境的特殊性为其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得出上述结论后,本文还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夹层融资提出了几点建议,内容涉及夹层融资的具体操作、夹层投资人的选择、融资风险规避、相关法律体系构建等后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