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蔬菜重要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及其优势种天敌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Kurdjumov)这一寄生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该体系中的寄生因子:畸形细胞的主要特性和生理功能及其对幼蜂生长发育的协同作用展开了研究,初步明确了菜蛾盘绒茧蜂畸形细胞调控寄主小菜蛾幼虫生理的一些途径和作用机理,取得以下结果: 一.畸形细胞对寄主小菜蛾幼虫幼虫免疫系统的影响 寄生后不同时间段寄主小菜蛾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PO)活性均高于加PTU晶体处理的未寄生寄主小菜蛾血淋巴,但又明显低于未加PTU晶体处理的未寄生寄主小菜蛾血淋巴PO活性,且不同时间均有变化;寄主幼虫血淋巴PO活性与畸形细胞对血淋巴PO活性的抑制能力有关,随畸形细胞的发育成熟到衰亡,其对血淋巴PO活性的抑制能力先上升,而后下降。 畸形细胞与血细胞进行体外培养1h后,畸形细胞有50%以上被血细胞包囊,到第6h,达到100%,畸形细胞被血细胞吞噬或杀死,数量迅速减少,12h时只有开始时的20%左右;蜂卵与血细胞培养1h后,蜂卵的被包囊率为4.2%,12h后也只有49.2%,而血细胞仍有很大活性,数量变化也不大;当畸形细胞、蜂卵和血细胞进行共培养时,蜂卵和畸形细胞的被包囊率同比均略低于与血细胞单独培养时的被包囊率,可能是畸形细胞和蜂卵共培养时,增加彼此的活性,抵御包囊,并加速血细胞的降解。 二.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幼虫营养的调节和利用 寄主小菜蛾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其取食、发育及营养代谢在各种寄生因子的作用下伴随幼蜂的发育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畸形细胞作为调节因子之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寄生、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蛋白浓度以及两种血淋巴对幼蜂进行体外培养的培养液的蛋白浓度,发现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比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的蛋白浓度略低但差异不显著,而未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证明畸形细胞有蛋白质分泌功能。寄生后期,寄生寄主体重明显大于未寄生寄主体重,而脂肪体重量相比正好相反;通过显微染色观察,在寄主念珠状脂肪体表面粘附有畸形细胞,对脂肪体进行分解破坏而使其成颗粒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