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HAOKU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利差获取利息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其盈利模式必将从传统的依靠利息收入向非利息收入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大多数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的选择。互联网金融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凭借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其创新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不断渗透着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理财、代理等传统中间业务,分流着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本文分别对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经营特点和分类进行介绍,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发现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业务经营方面重叠部分较多,存在竞争关系,且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依赖要明显大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较多,故选择在2010年前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为代表进行研究,并且结合两者重叠业务范围,选择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理财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五大中间业务,详细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路径。在实证研究方面,结合2010-2018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其中,将上市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三方移动支付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总额作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M2、银行业景气指数CBCI、银行总资产ASS、不良贷款率IMP、成本收入比CIR、资本充足率CAR作为控制变量。最后结合上述分析,从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供差别化的业务服务、拓展业务应用场景、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六个方面为商业银行提出应对建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第三方支付在发展中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交叉重叠已引起了学术界高度重视。然而在现有文献中,从中间业务分类角度来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路径的文章屈指可数。故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是对第三方支付相关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对互联网浪潮下商业银行转型与中间业务收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均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行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43例中26例随访1-3.5年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疗效。方法: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2组各58例,观察组出院后进行系统的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
近因理论是连接保险法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尤其是近因的识别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针对近因识别的"效力标准"在适用中存在模糊性问题,可尝试采用模糊数学中模糊判别模式的识别方法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教、无学、无法、有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语文教师的魅力来自他的语言魅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