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创新:论苏州作家作品中吴文化的现代意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地区的文化既有其稳固性,又有其变异性;吴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便呈现出一种变化中的特异面貌。而地域文化与文学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化在变化中不断发展,文学作品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种变化;吴文化与苏州作家作品之间自然也不例外。身处当代社会的文化语境之中,苏州作家不仅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更不断将新的时代精神注入自身,在求新求变中实现创新与发展。这些作家本身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吴文化特质的影响,而其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吴文化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也给吴文化带来了新质,从中显示出苏州作家对于传统吴文化的现代化更新。本论文关注的正是此种双向互动过程中苏州作家作品所呈现的现代性质素,以及通过它们折射出的吴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本论文以陆文夫、苏童、范小青等三位当代苏州作家为中心,从吴文化的角度对其文学思想与文学作品进行剖析,以期对这些苏州作家的创作作出一些探讨,并从中挖掘出吴文化的现代意识。正文分为三章,每章围绕一位作家展开论述。第一章研究了陆文夫的创作,分为:小人物视角与市井生活描绘,关注时代社会与反思吴文化及现代化,智性的现代写实精神,以及“糖醋现实主义”的讽刺笔法等四个部分。第二章研究了苏童的创作,分为:“南方精神”与吴文化的多面性,新历史小说与创新意识,江南地域风情的现代表现,以及古今中西碰撞中的现代意识等四个部分。第三章研究了范小青的创作,分为:新写实小说与吴文化的现代化嬗变,对于现代苏州人文化性格的展现,现实人生与佛禅境界,以及叙事技法的现代转型等四个部分。
其他文献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高温热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到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工作,更是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目前,我国矿井主要采用机械降温方法对该问
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毫无疑问是最多的,但数量上的优势并未能从根本上提升散文教学的质量。散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是:教学内容确定的随意性过大,“教
20世纪中叶以来,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集中体现在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性服务部门的作用逐渐凸现,以及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就业人数的不断增
目的:为深入研究增生性瘢痕的发病机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D90、Ⅰ、Ⅳ型胶原和TGF-βⅠ型、Ⅱ型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心区、瘢痕边界区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思潮的交汇、冲撞,既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剧,为了合理配置旅游产业土地资源,在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旅游产业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与土地
1 前  言由于构造和冰川活动,第四纪被认为是富含粉土沉积物的地质时期[1]。世界上在经历过冰川活动或冲积作用的地区,粉质土非常普遍。中国黄河水下三角洲地区大约6m以上
长期以来,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集中在利用话语标记语通过对言语行为、话轮及命题内容的调整来实现语篇连贯,而忽略了话语标记语英汉对比分析及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谈话者角色,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蛋鸡和肉鸡下丘脑食欲(appetite)和能量稳态(energy homeostasis)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糖皮质激素受体(GR)、脂肪和肥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意识到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交际法”教学的重要性,意识到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