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膜免疫是抵御有害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分布于粘膜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于快速清除病原生物,保护机体具有格外重要的作用。目前生殖道粘膜的性传播疾病流行愈演愈烈,有效诱导抗原特异性T/B细胞向生殖道黏膜部位迁徙、定居对预防性传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人们对生殖道局部粘膜免疫系统及其调控机制依然知之甚少; 前期实验中,探索了多种系统与黏膜免疫策略在生殖道中免疫反应,发现黏膜免疫能够在生殖道中诱导好的lgA分泌,都能够提升血液中lgG水平;黏膜免疫后各个淋巴结中细胞IFN-γ分泌能力呈现出区域性,而肌注免疫范围更加广泛; 为了探究系统免疫与黏膜免疫在生殖道的免疫反应,我们各选取了一种策略,进行免疫细胞迁徙探索,发现相对滴鼻免疫,肌注免疫能够有效的诱导大量抗原特异性细胞进入生殖道黏膜;并且发现这种细胞迁徙行为受到细胞表面趋化分子受体与生殖道黏膜趋化分子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免疫方式都能够在生殖道黏膜中诱导出炎性的微环境,这种炎性环境可能是促使生殖道分泌CXC19/10的重要原因; 两种免疫方式初免后,进入生殖道总的细胞数上肌注高于滴鼻组,但是,对进入生殖道中的细胞进行表型分析,发现在TEM等重要细胞亚群上,滴鼻免疫组比例高于肌注组中;在生殖道黏膜OVA+CT加强实验后,可以看到滴鼻免疫组TEM数量明显高于肌注组,且滴鼻免疫组对模拟攻毒的反应要快于肌注免疫组;对进入生殖道中的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能力分析,发现两种免疫方式初免后,进入生殖道中细胞的多功能性上,滴鼻免疫组多功能性要好于肌注免疫组,特别是生殖道黏膜攻毒后生殖道中细胞多功能性呈现出滴鼻免疫组明显好于肌注免疫组。 从归巢能力上看,肌注免疫诱导细胞向生殖道黏膜迁徙的能力远远好于滴鼻免疫,但是在生殖道黏膜部位的细胞效应能力上来看,滴鼻免疫都呈现出较好的结果,这质与量之间的差别是什么,结合文献以及我们的实验结果,iliac LN在生殖道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肌注免疫初免后iliac中细胞大量增殖,相对的滴鼻免疫免疫后增殖能力很弱,这间接说明为什么滴鼻免疫在生殖道黏膜中能够诱导趋化分钟表达,而迁徙到生殖道黏膜的细胞却远远少于肌注免疫;肌注免疫后iliac LN中CXCR3+和CCR9+细胞都有不同程度上调,这为细胞向生殖道迁徙提供分子基础; 两种免疫策略下各个淋巴结中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发现,肌注免疫下各个淋巴结最先表达IL-1,滴鼻免疫下表达IL-17,且都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是最显著的表达差异因子;肌注免疫下,主要能在腹股沟、iliac、腋下、MLN、脾脏等部位诱导以上因子表达,滴鼻免疫下,主要在颈部、腋下、脾脏中表达这些细胞因子,相比之下,肌注免疫下有较广范围的淋巴结响应;脾脏中免疫反应同等情况下,滴鼻免疫较肌注免疫反应速度快得多; 实验中发现肌注免疫与滴鼻免疫具有不同优点,通过各种免疫组合,强化这些优点,淡化各自弱点将是未来疫苗策略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