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经理权的法律规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制度将经理推上了企业的核心位置,经理已由单纯的“他人资本管理者”发展到拥有公司控制权的庞大“经理阶层”。在实践中,经理越权或滥用权力损害投资者、公司利益的行为非常普遍。如何在充分发挥公司经理经营才干、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与尽可能减少经理代理问题、代理成本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是一个需要我们做深入探讨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建立了包括经理契约制度、经理市场制度和经理法律制度在内的经理制度,而以权利义务和权力责任设定为基础的经理法律制度的核心体现即为公司经理权问题。以成文法著称的大陆法系国家(地区)有关经理权的立法十分活跃,且一般将其置于基本的民商法典中加以规定。英美法系虽未如大陆法系那样以成文法专门调整公司经理权,但在司法判例中存在着丰富、详实的经理权规则。而在我国,仅《公司法》中有经理职权的规定,尚无经理权制度,对其理论研究国内学术界很少有学者涉足。 基于此,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公司经理权的内涵入手,于公司经理权的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了公司经理权权能、权限及内部治理的法律规制,探讨了公司经理权的授予、行使和终止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公司经理权法律规制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城乡居民的收入得到了持续的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随之对旅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依托民族地区优越的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镇域旅
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基于刑事审判权制作的,对刑事案件重要问题作出结论性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刑事判决书具有评判、惩治、保障、宣示和规范等多方面的功能。由于社会
本文以《万历武功录》为研究对象,以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运用文献学、史学史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文献及其作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订和考察,对《武功录》的成书背景
本文通过对ISBP产生的历史渊源进行阐述,对比ICC银行委员会先前的意见汇编,对其中争议较多的条款做出分析,希望能够对ISBP有进一步的了解,希望通过对ISBP的分析,能够对中国目前的
行政学的研究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人始终是行政过程的核心和主导因素,也是最富灵活性和主动性的因素。行政管理需要一支心理健康、素质较高的行政人员团队,然而,现实生活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