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三维超声造影在膀胱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2、观察膀胱肿瘤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其鉴别诊断膀胱高级别与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1、三维超声造影在膀胱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1)回顾性分析60例膀胱肿瘤患者共60个膀胱肿瘤三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造影和3D-CEUS图像资料,所有图像资料经两个观察者之间进行双盲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膀胱壁肌层,根据诊断信心分为5级。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价;两个观测者之间的判断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分析,Kappa值检验。(2)回顾性分析54例膀胱肿瘤患者共60个膀胱肿瘤三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造影和3D-CEUS图像资料,重建三维超声造影图像后利用后处理软件观察病灶的边界,进行进一步分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2、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膀胱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96例患者96个膀胱肿瘤(高级别55个,低级别41个)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利用时间-强度分析软件测量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廓清时间(WT)。总结不同级别膀胱肿瘤的增强模式。以典型增强模式鉴别诊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与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三维超声造影在膀胱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1)结果显示60个膀胱肿瘤病灶,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16例,非肌层浸润型膀胱肿瘤44例。16例浸润型膀胱肿瘤三维超声造影全部诊断正确。三维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要高于单独的三维超声与超声造影,三维超声造影曲线下面积为0.976与0.967,三维超声为0.881与0.869,超声造影为0.927与0.929.两个观测者间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三维超声0.717,超声造影0.794三维超声造影0.914。(2)60个膀胱肿瘤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表浅型膀胱肿瘤(Ta期)29个,侵犯皮下结缔组织的肿瘤(T1期)11个,浸润性膀胱肿瘤(>T1期)20个分别为:T2a期4个,T2b期6个,>T2期10个。膀胱肿瘤3D-CEUS术前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Ta期72.4%(21/29),T1期90.9%(10/11),>T1期100%(20/20),总体符合率为85.0%(51/60)。2、超声造影在膀胱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高级别膀胱肿瘤其峰值强度、廓清时间显著大于低级别组(p<0.05),而到达时间、达峰时间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5个高级别病灶中,51个(85.5%)表现为快进慢退,41个低级别膀胱肿瘤中,35个(85.4%)表现为快进快退。以典型增强模式鉴别诊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与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5%、90.2%、87.5%、92.2%、82.2%和85.4%、90.9%、88.5%、87.5%、89.3%。结论(1)3D-CEUS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膀胱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可提高膀胱肿瘤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2)不同级别的膀胱肿瘤具有不同的增强表现,增强模式的差异是鉴别诊断高、低级别膀胱肿瘤的重要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