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型驱动架构(MDA)是由全球最大的软件产业标准化组织——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的一整套通用软件开发体系标准。MDA通过建立一个统一而精确的平台无关模型(PIM)来抽象系统,然后利用工具将PIM转换成基于不同技术平台的平台相关模型,直至代码生成。模型的转换和代码的生成都是由工具完成。MDA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力,解决目前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需求多变、跨平台、重复开发等诸多问题。 可执行UML是MDA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论文建立在MDA的基本理论之上,并针对可执行UML的模型驱动开发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扩展。本文提出了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将系统的业务主题和实现平台相分离的开发方法,实现了模型驱动开发理论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完整应用过程。其中包括从开始的需求分析、整体设计到模型建立、模型转换直至最后模型实例验证和系统的生成。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新的开发方法所带来的业务上的专注和迭代开发中的高效,以及构建了底层基础框架这个实现平台。 本文分析了目前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背景引出MDA的基本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加以具体的分析,给出了对模型驱动开发的改进。文章首先为系统建立了业务主题域的PIM模型;随后制定了相应的模型转换规则,基于这些规则将PIM模型导出为模型实例;接着建立了一个底层基础框架来验证、解析模型实例,理解其中包含的业务信息,生成相应的Web交互界面以及数据库持久对象;最终实现整个系统。当需求发生变更时,开发人员只需要更改模型,导出新的模型实例并加载到底层基础框架中,就能够完成系统的一次迭代。在这一开发过程中,模型为底层基础框架提供了业务信息,底层基础框架则为模型提供了实现平台,两者互为所用,共同构成了一个轻量级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方法。最后进行了模型实例验证以及与传统开发方法的对比分析,并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可执行模型驱动开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