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世界共有占土地面积25%的盐渍化土地,同时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也日趋严重,盐渍化已成为困扰和威胁农业生产的世界性难题。因此,对植物耐盐性机理以及对盐渍土的生物学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是未来农业领域的两大重要课题。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多年生耐盐抗旱野生灌木。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它可以入药、制茶、并且营养价值高于一般枸杞,因此是一种集经济价值、盐碱地绿化价值于一体的野生优良水土保持植物(陈海魁等2009)。可作为治理西部荒漠区生态环境的优良植物资源和盐碱化土地恢复植被的备选植物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程度盐处理下黑果枸杞生理指标的变化,对其耐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设施耐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幼苗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程度NaCl(OmM、200mM、400mM)处理黑果枸杞幼苗根、茎、叶中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探讨盐胁迫对黑果枸杞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根的质膜透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当培养液中NaCl浓度达400mM时,黑果枸杞幼苗的根明显不再分化和增长,表明质膜结构被破坏,高浓度的NaCl处理抑制了幼苗的生长;2)400mM NaCl处理14天后,黑果枸杞幼苗根、茎、叶中H202和MD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差别,表明黑果枸杞幼苗能够保持较好的H202和MDA的清除能力,使H202和MDA的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3)不同浓度NaCl处理至第7d时,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而处理至第14d时,根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表明黑果枸杞的根受到严重的伤害;4)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叶片和茎中的POD活性在处理后第7d与第14d均明显降低,而茎中的APX在处理后第14d亦明显降低,表明NaCl浓度太高,黑果枸杞叶片和茎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受到伤害;5)在指标相关性分析中,叶中Pro与H202,SP和GR呈显著正相关性,与pod呈显著负相关。400mM NaCl处理到第14d时,POD的活性明显降低,受到严重的伤害,超出自身的调节能力,而此时Pro的含量均大于对照。这可能是不同盐胁迫时间,各活性氧清除酶在缓解盐害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对黑果枸杞来说Pro对细胞膜起不到直接的保护作用。从各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来看,黑果枸杞叶片和茎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而其根部则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则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