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笔画中女性形象对女性审美观的时代表征演变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女性题材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性审美观念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变化,而女性审美观念则与时代背景下女性被赋予的社会地位、女性在相应历史时期担当的角色、女性对社会审美观念的认同与影响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以父系社会为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男性在中国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却未被重视;西方女性主义发展并传入中国后,女性主义批评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基于女性主义理论展开的关于绘画中女性形象的讨论也随之受到关注。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视角,以时代发展为纵线,以具体作品为切入点,以同时代作品作横向对比,分别论述封建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三个时期的工笔画中女性形象所蕴含的时代女性审美观念及其演变。本文的三部分中,第一部分以明代唐寅的《王蜀宫妓图》为切入点,通过解读画中女性形象的姿态、服装、所处情境等方面探究传统文人对理想女性的审美与表达,探究传统性别观念与女性审美标准以及女性对社会审美观念的认同。第二部分以姜燕的《考考妈妈》为切入点,探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女性地位、女性角色的转变及时代女性审美观念。第三部分以何家英的《清明》为切入点,探寻在当代两性观念影响下两性工笔画家所作工笔女性形象的异同,这即可从两方面既体现在不同男性画家对女性审美态度与情感表达的异同上、以及男性画家与女性画家表现相同题材时情感表达的异同上。本文通过分析阐释各历史背景下的工笔画女性形象,讨论了其所反映的各历史时期女性审美观的时代演变,总结了各个时期两性画家对女性的认知发展历程、及其相应具有的局限性,以期能在当代工笔创作之中对女性形象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解与表达。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财政局的绩效评价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同级别的财政局存在不同的问题,所以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要是不同的财政信息而定,不可千篇一律。本文对财政局绩效评价的内容
将甲醇分离器由旋风式改进为普滴式.
一般来说,技术财务学和文化财务学是财务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但目前不管从国内还是国外财务学的现状来看,两者的发展都显得极不平衡,文化财务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技术财务
父系社会背景下的当代中国社会,虽然女性地位逐渐提高,男女平权意识有所普及,但性别偏见和歧视仍普遍存在。隐性歧视在经济和流行文化的刺激及掩盖下继续广泛传播。虽然独立
东欧剧变后,旧的社会保障体制已被冲垮。近两年来,各国在重建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