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村民意愿研究——以福州市A区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不可忽视的特殊区域。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中村转型发展已成为全国各地关注的焦点。随着集体资产的日益壮大,城中村村民与集体资产产权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管理和社会公平问题,村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城中村的整体转型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城中村转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成为切实保护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利益必然选择。村民是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主体,从城中村村民意愿来研究对于改革的推进作用具有重要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第一部分研究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与未来可能的趋势,分析了城中村的成因与转型四重困境,探讨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突破城中村转型困境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改革的动因并梳理了改革的历程,进而结合当前形势分析改革的发展趋势,即改革更加突出以增进村民福祉、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为目的,改革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导模式,改革路径以资产量化、组织重建为核心。  第二部分将村民这个改革的利益主体引入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中,详细分析了整个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五个环节的村民利益诉求和意愿表现。第一阶段,资产量化范围确认阶段的村民更多考虑量化经营性资产,而弱化资源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量化意愿。第二阶段,股权设置阶段的村民在村落历史文化传统差异的影响下进行意愿选择,主要涉及单一形式股份与多形式股份选择、集体股设置与否。第三阶段关于股权主体确认,村民更倾向于以村籍、农业户口为主要标准,同时区分考虑部分特殊人群的资格认定意愿,不同村社意愿差异较大。第四阶段,股权管理阶段的村民意愿差异较大,村民分化出不同利益集团可能会形成博弈竞争局面,重点是围绕着股权静态管理、半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的管理方式选择,同时,大部分村民赞成股份转让、继承,但是具体的转让、继承的方式和条件每个村的做法不一。第五阶段组织重建,村民更倾向于成立股份合作社,组织设计更多参照公司治理架构,实行董事会制度,同时首届管理人员由现有的主要村主干直接过渡。  第三部分,通过理论借鉴和调研材料分析,探讨了可能会影响村民意愿的因素,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产权认知因素、对集体管理人员的信任、学习机制和村落文化为主的意识形态这五方面的展开分析。结合笔者调研的相关资料,本文认为:认知因素中集体资产产权权属的认知、股份合作制制度的认知是影响村民改革意愿的显著因素;信任因素中村民对集体资产管理的评价、资产管理的信息是否公开透明、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干部的信任程度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预期可能会影响村民意愿;学习机制因素中政府有没有宣传政府政策、村干部有没有介绍政策和相关知识、对改制内容是否理解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村民改革意愿;此外村落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意识形态可能会影响村民在实际改革中的想法。  第四部分,结合A区城中村改制的案例进行实证,本文分析了A区改革的历程、困境,村民的意愿表现,最后针对一个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典型城中村 L村进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村民对本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愿,并运用列联表分析法寻找影响村民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包括认知因素、信任因素、学习机制和个人相关特征在内的主要因素对影响村民意愿有密切的相关性。本文最后针对A区今后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提出了建议。从城中村转型的发展目标入手,以经济改革为中心推进城中村其他综合配套改革为指导,从增加经合社干部的信誉、增强集体资产的公开透明、提高村民参与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未来预期为核心,政府要重点加强宣传政策、提升村民了解改革内容、加强经合社干部廉洁工作,综合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我国农业农村延续和发展了近几年来的好形势,农村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在关
2016年5月底,《重庆商报》刊发了一篇名为《小区贴出匿名信》的消息:渝北区龙山路某小区6个单元大门上,均贴出了“致家长们的一封信”。这封信由几个孩子一起合写。公开信上说,他们每天在父母的打骂声中度过,父母只在乎他们的成绩,不在乎他们个人;父母限制他们的自由,但他们需要自由,还他们自由。信中甚至出现了“我们恨家长……蓝色天空再见,世界的一草一木再见”之类过激话。这封信一贴出来,犹如平地起惊雷,小区